比特币距离泡沫到底还有多远?

 ◆《日本新华侨报》特约记者 颜丹丹



比特币距离泡沫到底还有多远?


  某种资产,当其市场价格显著高于其实际价值时,很容易形成泡沫并难逃破灭的厄运,这便是“泡沫经济”的缩影。“泡沫经济”往往伴随着商品价格的大起大落,但并非所有的价格涨跌都可以归咎于“泡沫经济”。严格来说,“泡沫经济”是由过度投机而导致的商品价格严重偏离商品价值、先暴涨后骤跌的现象,是社会资金过于集中某一投资领域,而导致该领域内的商品短期内扭曲膨胀并走向衰退的一种必然结果。

  20世纪曾出现过多次“泡沫经济”浪潮,其中较为著名的是日本在80年代因为“广场协议”而遭受的“泡沫经济”。80年代初期的美国,因为财政赤字剧增、对外贸易逆差大幅增长,希望通过美元贬值来增加产品的出口竞争力,以改善国际收支不平衡状况。在此背景下,1985年9月,美、日、德、法、英五国签订了广场协议(Plaza Accord),此后这一协议在日本被强力推动,导致日元兑美元大幅升值,国内泡沫急剧扩大,最终由于房地产泡沫的破灭造成了日本长达十余年的经济停滞,被称之为“失落的十年”(The Lost Decade)。

  “邻国之难,不可虞也。”日本的泡沫经济对于世界各国而言都是一个值得重视的前车之鉴,因此当某一领域出现泡沫迹象时,便会引起广泛的重视——而在近年的虚拟货币领域,“理论上”已经出现了泡沫的端倪。

  以比特币为例。3月13日的数据显示,1比特币相当于6万美元,这一兑换率是2020年的12倍,是2021年初的2倍,可谓“火箭式”增长;而当日比特币的市场价格总值高达1.1万亿美元,直逼Google母公司Alphabet的身价。

  在虚拟货币的“豪门家族”中,不单是比特币,其他种类的货币同样呈现“火箭式”增长。例如,Ethereum(以太坊)、Binance Coin(币安币)、Tether(泰达币),2020年3月的市值总额均不到50亿美元,但一年后在2021年2月达到峰值时,市场总额分别为1.4万亿美元、3.3千亿美元、2.5千亿美元。尤其是币安币,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市值增长9倍。

  如前所述,当一种商品的价格严重偏离其价值时,这个商品就开始形成泡沫。对于比特币而言,其价格从诞生时的每币不足一美分,到现在的6万美元/币,价格飙涨已是不争的事实,那么其固有价值的核算,便是衡量泡沫与否的主要依据了。

  这便是关于比特币的经典话题——比特币的价值该如何衡量?

  即使受到美国特斯拉汽车公司巨额购入的追捧,即使被美国上市公司Microstrategy作为主要储备资产而大量配置,时至今日,作为新型投资资产的比特币,仍然没有摘掉“投机”的帽子。很多人至今都还存在刻板印象——比特币的价值是“炒出来”的。虚化的价值搭配超高的价格,比特币泡沫似乎不言而喻。

  抛开货币虚拟性不言,比特币既然作为商品,必然具有“价格反映市场供需”的商品属性。但与普通商品不同,比特币是有总量上限的。建立在区块链技术上的比特币,其发行不依赖任何组织或个人,而是通过“挖矿”产生,即通过分布式公共账簿的特定计算方式,实现比特币的发行和交易。但挖矿不是取之不竭的,在比特币诞生之时,就已经被设定了发行量的上限。

  比特币网络大约10分钟生成一个区块,区块的生成伴随着比特币的“从无到有”的发行,每个区块中被挖出的比特币是固定的,且按一定速率递减。每经过210000个区块,每区块发行的比特币减半。按照每10分钟生成一个区块,大约经过四年,每区块发行的比特币减半。经过计算,比特币的发行总量约为2100万枚,2140年会被全部挖出。

  而随着大量比特币持有者的出现,形成供不应求的局面。例如,2020年8月~12月新挖出的比特币约为15万枚,但同一时期约有36万枚比特币被买走,如此落差必然会导致比特币价格飙升。再加上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美国等国家实行金融缓和政策,大量资金涌入市场且美元贬值,掀起了虚拟货币领域的投资风潮。而比特币数量上具有稀缺性、交易上具有保密性、运行系统又具有去中心化和独立性,加上主流金融机构陆续涉足“币圈”,加速了比特币向法定货币发展的步伐,因此相比黄金而言,比特币更具有保值增值的长期持有价值。

  毋庸置疑,比特币的市场需求是数字时代发展的大势所趋,至于是否具有泡沫,说到底就是“物有所值”与否的问题,对此很难有标准答案。一如《周易》所言:一阴一阳之谓道。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微信号已复制,请打开微信添加咨询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