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世界上第一种虚拟货币,我们是否有必要回顾一下货币发行的基本原理?
一个国家的总财富总是不断增长的,而国家通常也会通过不断发行新的货币来保持货币总量的同步增长。如果钱印多了,就会造成通货膨胀,如果印得不够多,就会造成通货紧缩。大量事实已经证明,无论是过度的通货膨胀还是通货紧缩,都是对经济发展不利的。中国的高通胀率给大家带来的切肤之痛自然无需赘言。借用国发院的薛兆丰老师的说法,就是“在通货膨胀的效果平均低扩散到每个人身上以前,有些地方、行业、个人对通胀的感受比较快,而另一些人的感受就会比较浅、比较慢,从而误导人们的经济决策。”而通货紧缩由于距离我们今天的生活比较远,很多人对它的危害可能不太容易想象。
说得直白一点,在通货紧缩的时候,你手上的钞票会越来越值钱,可以买到越来越多的东西。(对,就像今天的比特币一样。)举个稍微极端一点的例子,假设说你今天有一块钱,可以拿到商店里去买一块糖。但是由于你们国家正在面临严重的通货紧缩,你手上的这一块钱升值得厉害,如果你可以忍住不花的话,明天就可以用来买两块糖,后天就可以买一辆本田思域了,你会怎么选择?我想,大多数人应该会立即开始节衣缩食,尽量减少消费吧。如果把钱留在口袋里就直接可以赚钱,那大家就都不用上班了,就坐在家里等着钱升值就好了。没有人消费,也就没有人从事生产了,可想而知,这个国家必将面临持续的经济倒退。
任何一个国家都不会允许上述这种严重通缩的情况出现的,尤其在中国。经济的倒退甚至会造成执政合法性的动摇。但是碰巧,比特币就具有明显的通缩属性。由于算法的原因,最终决定了比特币的总量最多只能有2100万个。而我们都知道,人类的财富总是处于不可逆转地持续增长的过程之中的。也就是说,相对于我们的经济总量而言,总量固定的比特币总是处在不断升值得过程之中的。如果有一天,比特币真的成为了世界通用货币,上文提到的通货紧缩必然到来。这就是为什么,在任何一个由聪明人统治的国家里,比特币都永远不可能成为通用货币。即使比特币是一种完美的,可以被人们广泛接受的支付方式,在它的流通量达到某一个量级以后(有可能是1%,有可能是0.1%?),政府必然伸出管制之手,这也就成了比特币流通量增长的天花板。
然而这还没完,比特币真的距离完美还有相当大的差距。而它的最大缺陷也正是起因于它的通缩本质。在我看来,目前比特币的币值正处于两股趋势的裹挟之中。其一,比特币的名气越来越大,被接受的程度越来越高,大量新玩家进场,其交易量也会逐渐攀升。但是请注意,这些新玩家并不是进来迎接这个新时代的,他们不是要迫不及待地把手上的货币换成比特币用于购买萝卜白菜的,而是买来投机的(也有人会自称为投资)。但是只要是投机,就必然长期持有,静待升值。当所有能进场的玩家都已经进场完毕了,这股交易量上涨的趋势也就结束了。其二,随着比特币的供应量逐步减半,并且随着人类的总财富不可逆地逐渐增加,比特币的通缩属性会被凸显出来,随之而来的是总交易量会像过山车一样急剧下降。而这股趋势将不可阻挡,逐渐占据上风,除非对比特币的规则进行改写(比特币的规则确实是可以改写的,但是很难)。
那么问题来了,一个无法成为货币的比特币还算是一种虚拟货币吗?我觉得它不是。我觉得此时的它更像是一种数字资产,像是一种投资品,一种人们争相希望拥有的商品。而比特币成为世界货币的梦想也就破灭了。而这种投资品的价值会最终取决于人们对它的好恶。现在已经有很多人通过比特币赚到了很多很多的钱,所以你不难发现,他们会逢人就说,“嗯,比特币真是一个好东西。”但是你要有你自己的分辨能力。人们不会不约而同地,持续地喜欢同一样东西太久。那些真正被持续看好的一定是那些可以改变世界的,有能力渗透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百姓日用而不知的伟大事物。
互联网的世界变化多快呀,新技术可能昨天刚被推出出来,今天就上了央视新闻。而比特币因为已经裹挟了太多人的太多利益,它的规则已经很难改造了,注定会被锁死在下一次升级的进程中。新的克服了自身缺陷的虚拟货币,或者干脆是另外一种互联网金融创新会再次占据所有人的注意力,而比特币作为一种已经被淘汰了的,相比之下稍显幼稚的金融创新会不可避免的被沦为笑柄,成为一个相当落伍的概念。刘慈欣的《三体》看过吗?人类世界的孩子脸变得可以有多快呀~
如果一样东西的价值完全或者主要取决于人们对它的好恶,而没有能力创造任何实际价值,那么它就会面临这样一个困境,就是我们这个时代大概最不缺的就是新鲜出炉的、刚刚被创造出来的新玩具。即使是世界上第一种虚拟货币也不能免遭被冷落的命运。等到那一天真的到来的时候,等到所有人都开始不喜欢比特币了,已经开始讨论别的什么东西的时候,你就等着比特币的暴跌吧~
#比特币[超话]##数字货币##欧易OKE#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