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的生意是一个图腾的建立和符号的普及,是宗教在布道过程中的教义渗透,是大众心理学的一次群体催眠。
—— 万卉《比特币:这次不一样?》
4月26日,火星财经上发表了万卉的新文章《比特币的黄金时代》(有兴趣的读者可以自行到火星财经搜索阅读)。这篇文章主要是万卉整理她和熊越一次关于比特币哲学、底层逻辑、趋势和币价的对话和讨论,很有趣的一篇文章,蓝调阅读后有颇多思考,结合这篇文章谈一谈当下对比特币发展趋势的一些想法。
首先解读一下万卉这篇文章中与熊越两人的主要观点:
1、比特币在这一轮牛市(312以后)中没有大于35%的跌幅,其波动性在收敛。而市值规模超越1万亿(1T)美元后,反而吸引大量美国机构配置。
2、DeFi让比特币变成非常好的生息资产,而且是Defi世界内信用等级最高的优质资产。现阶段仍处于DeFi发展史的前三分钟上,其体系发展仍处于前期。
3、这次牛市比特币顶峰可能达到15万美元,尖尖顶也许能达到20万美元也不一定。
4、例如Microstrategy投资比特币的美元是4年期的零利息,低廉的资金成本使得美国机构们的比特币配置很可能超越牛熊,稳定性强。
5、比特币代表着自由市场和自由主义,因此具备强大的群众基础,价值基础很稳定。例如马斯克买币其实是用增发股票拿来的钱购买比特币这种极硬的优质资产,作为未来其优质抵押物。
6、未来的熊市由于大量美国机构的进入,于过去牛市的区别会比较大,尤其是下限大大提高。
各花入各眼,不知道读者们对上述蓝调摘出来的万卉们的主要观点有什么看法。蓝调的思考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Defi让比特币变成了生息资产这一点极其重要,这其实是比特币本质的部分改变。如果不是巨鲸那种追求超级安全的对象,对于多数人来说,不要说波段持有比特币,就算是长期囤币,囤币的方式也因此而彻底改变。放在冷钱包中当然最安全,但也因此损失巨大。在Defi蓬勃发展的今天,运用Defi可以让你安全的比特币年化收益达到15%或以上,预计即使在熊市,恐怕也能保持在10%左右,对于长期囤币者,这完全不是一个可以忽视的数字。一年似乎不显,如果是5年10年呢?生息就能让最终收益相差2倍3倍甚至更高。Defi将大量比特币从冷钱包、热钱包中吸引出来,极大地提高了比特币的流动性,有了Defi,比特币才更加是一种货币,而不是一种昂贵的收藏品,或者反过来说,Defi赋能比特币的生息特质让比特币从收藏品资产变成了交易流动性资产。流动性的提高自然极大地提高了比特币的价值,也是吸引美国和全球机构投资的要点。
2、美国机构加入市场和市场投资者的极大普及化,提升了未来比特币熊市的下限。这是显然的,比特币的稀缺性决定了未来即使大跌,大跌超过一定幅度就有较多机构和投资者抢盘,因为筹码的有限性。这与过去不同,过去局限于币圈内部,而当下和未来已经是全球性的另类资产。这个下限在哪里呢?蓝调的一个想法是,如果万卉们15~20万美元的牛市顶点说可以成立的话,下一次“熊市”的下限可能就是目前比特币价格所处的位置,5万美元附近。有一个说法是下一次熊市的低点是上一轮牛市顶点的2倍以上,这个说法也吻合。不过更主要的蓝调以为目前的价格是次轮牛市最明显、最长期的中途换筹平台区域,如果在这里还会震荡2个月左右的话,其实在这个价格平台附近就总共震荡了4个月左右,这里成为了充分的比特币筹码交换密集区。不看好的很多在这个区间下车,而新加入者的成本就在这个附近。参考股票和其它投资市场的一般经验,下一次下跌到这里成为底部是有一定概率的。如果从15万美元倒推,大致是跌掉2/3,“熊市”极限也大致符合规律。
3、进一步的思考是,比特币在一个长周期中,真的在达到了15~20万美元后,还会进入典型的熊市吗?剧烈的短期下跌是必然的,但会是周期性长期性的下跌吗?很难想象比特币的出圈全球普及和Defi的前三分钟发展会在年底或者明年初“牛市”结束而戛然而止。如果这个过程不停止,那么熊市凭什么就一定会发生?哪怕是2/3价位的短期下跌也可能只是一种“回档”或者“技术性熊市”,与2018年那样万马齐喑的大熊市恐怕大不一样。更可能的,是美国股票市场那样持续13年的“永恒牛市”,每一次牛市+“技术性熊市”构成一个浪型,但技术性熊市的时间很短。新的接盘力量踊跃而至,以至于另一个大波段很快酝酿,过了几年回头一看,原来以为的牛市+技术性熊市循环不过是更大牛市的一个波段或者一浪。整个大牛市可能持续10年之久,直到比特币市值超越黄金后与经济大周期共鸣而停止。
所以整体的感觉是,过去币圈虽然有2013和2017年两波大牛市,但整体似乎是一个筹备期,从312以后才开启了发展期。两个阶段是不同的,导致牛熊规律未必相同,至少比特币减半周期的影响力已经大为衰减并将在未来忽略不计,蓝调不相信在未来美国机构大幅度介入的情况下,比特币矿圈还能保持原来的影响力。
以上就是蓝调基于万卉《比特币的黄金时代》文章对比特币发展趋势和牛熊价位等方面的一些思考和评述。一家之言,仅供参考。
站在未来看现在,蓝调与你一起感受时代之风!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