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马地震(昌马地震灾后画面)

探访“华夏第一台”:新中国地震事业的“摇篮”

南京基准地震台两代地震人唐兆华(右)、殷翔介绍“镇台之宝”——大型维歇尔地震仪。 孙自法 摄

南京基准地震台两代地震人唐兆华(右)、殷翔介绍“镇台之宝”——大型维歇尔地震仪。 孙自法 摄

中新网南京8月3日电 (记者 孙自法)它是中国人自己设计、自己建造、自己管理的最早的地震台站之一;它是新中国地震发展历史的“活化石”;它培育了一代又一代优秀的地震人,成为新中国地震事业发展的“摇篮”……它就是被誉为“华夏第一台”、今年已89岁的南京基准地震台。

探访“华夏第一台”:新中国地震事业的“摇篮”

大型维歇尔地震仪使用的熏烟记录纸制作过程演示。 孙自法 摄

记者近期随中国地震局组织赴江苏采访,有机会走进南京基准地震台一探究竟:从南京西迁重庆到迁回南京,从北极阁地震台、北碚地震台到南京基准地震台,从耄耋之年的维歇尔地震仪到全数字化测震设备,从熏烟记录、笔绘记录到数字化智能网络,从老一辈科学家竺可桢、金咏深、李善邦等到新时期地震科技工作者,历经抗日战争等均未中断地震观测的“华夏第一台”,以其沧桑历史绘制出中国地震事业发展的艰辛轨迹,传承着中国地震科研文化的基因。

近90年历程从未中断地震观测

南京基准地震台台长陈飞介绍说,该台前身北极阁地震台始建于1930年4月,由竺可桢先生倡导、金咏深负责在南京北极阁筹建,隶属于国立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1931年3月落成,台址在南京城内钦天山山顶,命名为中国南京北极阁地震台,当年10月安装德国产维歇尔地震仪并于次年投入观测。1932年7月,北极阁地震台开始出版《地震季报》,1933年逐步开始与包括美国、日本、法国等在内中外数十个地震机构和台站交换观测资料。

1937年8月,侵华日军飞机大举轰炸南京,北极阁地震台被迫停止工作。1937年秋,北极阁地震台实施搬迁。抗日战争期间,北极阁地震台西迁至重庆北碚命名为北碚地震台,属于中央地质调查所。北碚地震台在李善邦先生领导下,研制成中国第一台机械式地震仪“霓式地震仪”。根据地震记录,北碚地震台实际工作期为1943年5月14日至1946年5月18日,3年时间共记录到109次地震,编写单台观测报告4期,北碚地震台也成为抗战时期中国唯一工作的地震台站。

抗战胜利后,中央地质调查所1946年秋从重庆北碚迁至南京珠江路,全力恢复地震观测和研究,1948年完全恢复观测并取名南京水晶台地震台,地震观测工作达到当时国际先进水平。

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11月中国科学院组建成立,1950年1月中科院决定在南京组建地球物理研究所,内容包括气象、地震、地磁和地球物理勘探等四个部分,1951年地球物理研究所决定将北极阁和水晶台两处的地震仪器集中在一起,搬迁至鸡鸣寺成立鸡鸣寺地震台。1952年5月鸡鸣寺地震台正式投入观测。1971年,江苏省地震局前身国家地震局南京地震大队成立后,中科院地球物理研究所将北极阁地震台移交给南京地震大队。1975年南京地震大队开始为南京基准地震台做筹备工作,1976年4月南京基准地震台正式动工新建,当年12月落成,并将鸡鸣寺地震台观测仪器搬迁到新台,1977年元旦正式开始观测记录至今。

如今,南京基准地震台已形成以测震学科、磁电学科、形变学科为骨干的综合性地震台,实现从烟熏笔绘到数字化智能网络,从人工计算到大数据运用,观测设备从引进仿制到自主研发生产,观测形式从模拟到数字化再到网络化,数据处理从纯人工手动到计算机全自动化,地震参数速报时间从最初的30分钟缩短至1分钟左右。

陈飞表示,作为中国人自己设计、自己建造、自己管理的最早的地震台站之一,南京基准地震台已走过89年风雨历程,历经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虽有辗转,但一直坚持地震观测,使连续观测从未中断,为中国地震事业发展作出巨大贡献。

“所以,我们台被誉为‘华夏第一台’是实至名归!”南京基准地震台前台长周加新补充强调说。

探访“华夏第一台”:新中国地震事业的“摇篮”

大型维歇尔地震仪在熏烟记录纸上开展测震工作演示。 孙自法 摄

培育一代代优秀地震人才

作为中国地震事业和防震减灾事业发展的一个缩影,南京基准地震台近90年来见证了中国近现代地震观测科学技术的发展变化,凝聚了一代又一代地震人奋斗的足迹。在竺可桢先生的统筹谋划,秦馨菱、许绍燮等院士的谆谆教导下,培育了一代又一代优秀的地震人,创造出一项又一项地震监测事业的功绩,成为中国地震人才孕育的“摇篮”。

陈飞介绍,李善邦、秦馨菱、谢毓寿、孙庆煊、张奕麟、许绍燮等一批著名地震学家,均有在南京基准地震台前身工作的经历。1952年在南京举办了全国第一期地震专业技术人才培训班,1953-1956年先后举办3期台站观测干部训练班,其中两期在南京鸡鸣寺地震台举办。培训班由李善邦先生主持,3期共培训80名学员,他们被派往全国各地台站承担观测工作和试验工作,建设起全国第一批台网(黄河流域地震台网)。这批学员后来均成为中国地震事业的骨干力量,正是在他们的薪火相传下,中国一代代优秀地震人才迅速成长起来,为防震减灾事业持续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目前,南京基准地震台设有中山陵和高淳观测基地两个观测点,日常工作主要集中在中山陵观测点进行数据处理与上报,高淳观测基地采用无人值守有人看护模式。南京基准地震台现拥有地震观测、电磁观测和地形变观测学科的测震、地磁、地电、大地电场、钻孔体应变及短水准测量等观测研究项目,各类观测仪器十多台套,是一个综合型的地震台站,并承担着全球大震分析、江苏全省地震速报、地球物理场观测以及与国际、国内资料交换的任务。

在近90年的历史变迁中,南京基准地震台始终把地震监测、科学研究放在第一位,留下珍贵的地震观测资料。该台还一直坚持以监测、预报和科研相结合,成为全国首个进行大地电场观测的台站,也是中国首个产出地震报告并参与国际交换的台站。

同时,南京基准地震台长期以来重视地震科普工作,推动地震科普社会化服务,积极开展防震减灾科学普及活动,大力传播科学防震减灾知识,增强全社会防震减灾意识。1994年依托该台而建的南京地震科学馆,通过不断改进与完善,获首批命名为“青少年科技示范基地”,并被中国地震局命名为“国家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

探访“华夏第一台”:新中国地震事业的“摇篮”

大型维歇尔地震仪在熏烟记录纸上记录的两次地震数据展示。 孙自法 摄

“镇台之宝”创造中国和世界之最

在南京地震科学馆内,最受瞩目的科普展品当属与南京基准地震台同龄的“镇台之宝”——大型维歇尔地震仪。

大型维歇尔地震仪由德国科学家维歇尔(E·Wiechert)设计研制成功并以他的名字命名,其首次实现地震记录由定性描述到定量计算的转变,从而真正获得地面运动的真实信息,在地震仪器发展史具有里程碑意义。

重逾17吨的大型维歇尔地震仪全球仅生产了3台,一台由德国保留,一台被墨西哥购置,现存于南京地震科学馆的这一台是在时任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所长竺可桢建议下,由当时国民政府斥资1万银元于l930年从德国订购,年底运抵南京北极阁地震台,l931年l0月开始安装,l932年7月正式投入观测,当月8日就记录到第一个地震,同年12月记录到甘肃昌马7.5级大地震。受日本发动侵华战争影响,该地震仪1936年被迫停止观测并就地掩藏,至此共记录到地震达一千多次。

抗战结束后,大型维歇尔地震仪于1947年整修并恢复地震记录,1951年该地震仪从北极阁地震台搬迁到鸡鸣寺地震台,1976年再次将该仪器由鸡鸣寺地震台搬迁至中山陵南京地震基准台,并持续工作至今。期间,大型维歇尔地震仪记录到大量的地震,其中比较典型的是1976年5月发生的龙陵双震,当时全国台站大部分记录限幅,无法确定震级,只有此套仪器记录清晰、震级准确,国家地震台网参考其记录数据确定在龙陵县境内同日先后发生7.3级和7.4级强烈地震,为震后救援做出重大贡献。此外,利用维歇尔地震仪的记录结果和宏观资料,金咏深、孙儒范等地震专家还发表了多篇研究论文。

探访“华夏第一台”:新中国地震事业的“摇篮”

南京基准地震台台长陈飞介绍“镇台之宝”——大型维歇尔地震仪。 孙自法 摄

负责维护、管理大型维歇尔地震仪运营的南京基准地震台测震室主任殷翔说,大型维歇尔地震仪由测量记录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地震波的两个仪器构成,是个体型巨大但却异常敏感的“巨人”,也是目前中国和世界上最大、保存最为完好、唯一延续工作至今的维歇尔地震仪。作为中国近现代测震事业发展的重要物证,南京基准地震台的大型维歇尔地震仪虽历经战乱和时代变迁,但在几代地震科技工作者的精心维护下依然“青春焕发”,前不久的7月14日在印尼发生7.1级地震,就被它在熏烟记录纸上及时准确地记录到相关地震数据。

殷翔在现场演示显示,只要对维歇尔地震仪传感装置轻触一下或猛吹一口气,相应震幅都能被灵敏捕获和记录,仪器的金属笔尖都会在熏烟记录纸上记录到震荡波。(完)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微信号已复制,请打开微信添加咨询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