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知识要点归纳
一、词组+四字词语
乌黑光亮的羽毛 俊俏轻快的翅膀
剪刀似的尾巴 活泼机灵的小燕子
光彩夺目的春天 带黄色的嫩叶的柳丝
蓝蓝的天空 一圈一圈地荡漾开去
美丽的珍珠泉 蒙蒙细雨增添生机
鲜艳的花 正待演奏的春天的赞歌
嫩黄色的小莲蓬 挨挨挤挤的荷叶
绿色的大绒团 彩色的珍珠 银色的光斑
黑里透绿的青苔 晶亮的(饱满的)水泡
一阵清香 一个大圆盘 一池荷花
一幅画 一阵微风 碧绿的大圆盘
一眼清泉 一潭泉水 一层青苔
一束金光 一串珍珠 一担水深绿的泉水
朴素的花环 密密的树叶 金色的光斑
二、近义词
俊俏——俏丽 聚拢——聚集 生机——生气
掠过——横过 光景——风景 等闲——平常
清香——芳香 破裂——分裂 姿势——姿态
仿佛——好像
反义词
偶尔——经常 增添——减少 俊俏——丑陋
三、多音字(写出拼音)
似: shì(似的) sì(似乎)
圈: quān(圆圈) juàn(羊圈)
杆: ɡān(旗杆) ɡǎn(笔杆)
挨: āi(挨挨挤挤) ái(挨打)
骨: ɡū(花骨朵) ɡǔ(骨头)
佛: fú(仿佛) fó(佛祖)
★同音字
yàn juàn fú zhuānɡ pénɡ
燕子 试卷 服气 化妆 帐篷
大雁 疲倦 符号 假装 莲蓬
讨厌 羊圈 一幅画 庄家 朋友
★辨字组词:
增(增加) 掠(掠夺) 沾(沾光) 妆(化妆)
赠(赠品) 惊(惊慌) 站(站立) 状(形状)
曾(曾经) 凉(凉快) 贴(粘贴) 壮(强壮)
裁(裁缝) 稻(水稻) 咏(歌咏) 偶(偶然)
栽(栽树) 蹈(舞蹈) 冰(冰冷) 遇(遇见)
戴(爱戴) 滔(滔滔) 永(永远) 寓(寓言)
四、课文分析+生字
一、《燕子》这篇课文描写了活泼可爱的燕子,表达了作者对光彩夺目的春天的热爱之情。
1.第一自然段:从燕子外形特点描写,写燕子活泼可爱的样子。
第二自然段:写燕子从南方飞来,为春天增添了生趣。
第三自然段:写燕子飞行时轻快和灵活的情景。
第四自然段:写燕子停歇时轻盈、灵巧的样子。
2.佳句欣赏
(1)青的草,绿的叶,各种色彩鲜艳的花,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形成了光彩夺目的春天。
这句话采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说“草”、“叶”、“花”等,“像赶集似的聚拢来”,构成了一幅繁花似锦、万木争荣、春意盎然的景色。在这生机勃勃的春天,燕子也从南方“赶来了”,更加富有感情色彩,给春天增添了活力。
(2)蓝蓝的天空,电杆之间连着几痕细线,多么像五线谱啊!停着的燕子成了音符,谱成了一支正待演奏的春天的赞歌!
这是一个比喻句,文中把细线比作五线谱,把燕子比作音符。这样打比方的好处是:使句子更加形象,更加生动。春天的赞歌是指:赞颂春天万物复苏,大地一片生机的歌曲,反映了作者对大自然和对生活的热爱。
3.生字“燕”的第四笔是___;“聚”的下半部分是____;“稻”的第十二笔是____;“倦”的第九笔是___;“偶”的第十笔是____;“赞”第六笔是___;最后一笔是___;“演”的第七笔是___。
二、《咏柳》是唐代诗人贺知章的作品。咏,意思是用诗词的形式描述。在本课是歌颂、赞美的意思。诗人描写柳树,表达了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的意思是: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看上去好像用碧玉装饰扮的一样。从树上垂下来无数好像绿色丝带一样的柳条来。
《春日》是宋代诗人朱熹所作,诗人把春天描写得姹紫嫣红,多姿多彩,充满了勃勃生机,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的意思是:人们平常中都知道有春风,但要是真正认识它,只有在见到万紫千红的景象以后。
三、《荷花》作者叶圣陶,课文描写了夏日公园里一池荷花盛开时的情景,表达作者热爱大自然感情。1.段落:
第一段讲:作者清早到公园去玩,一进门就闻到荷花的清香。这里的“一……就……”说明荷花的香味传得很远。
第二、三自然段写荷花的各种优美姿态。
第四自然段讲作者看荷花引起的想象。
2.句子赏析:
(1)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
这句话把荷叶比作碧绿的大圆盘,突出了荷叶又绿又大又圆的特点。“挨挨挤挤、一个个”,,说明荷叶密密层层,数量很多。“碧绿”写出了荷叶的颜色,“大圆盘”写出了荷叶的样子。
这句话写出了荷叶旺盛的生命力。
(2)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
这句话中的:“冒”字用得好,说明了荷花顽强的生命力。
(3)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有的花瓣儿全都展开了,露出嫩黄的小莲蓬;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这是一组排比句,写出荷花刚开、全开、未开时的三种状态。这句话中用“两三瓣儿”“嫩黄色”“展开”“饱胀”等词语,写出了荷花花瓣的数量,花芯的颜色,以及花的样子,十分生动形象。
3.生字:“莲蓬”两个字都是____结构。“蜓”共几笔:____,第十笔是____。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