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电池股票有哪些(8家锂电池A股上市公司分析)

动力锂电池是新能源电动汽车的心脏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推动下,动力锂电池产业发展迅速,根据高工业研究所(GGII)数据显示,2015-2020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动力锂电池装机容量为15.9GWh增长至62.85GWh。据中国汽车工业介绍 据协会统计,2020年,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36.6万辆和136.7万辆,同比增长7.5% 10.9%的增0.9%的增长率从负转正。2020年汽车销量为2,531.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总销量的5.4%。根据国务院办公厅2020年11月发布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将达到新车总销量的20%左右。

了解锂电池上市企业的核心技术和创新能力对投资者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本次主要分析了8家国内知名锂电池上市公司的核心技术和科技创新能力。

宁德时代是世界领先的锂离子电池供应商,专注于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系统和储能系统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在电池材料、电池系统、电池回收等产业链关键领域具有核心技术优势和可持续研发能力,形成了全面完善的生产服务体系,通过商业模式创新促进锂离子电池作为优质能源存储载体的广泛应用。

公司高度重视产品和技术的研发,建立了完善的产品研发、工程设计、测试验证、工艺制造等领域的研发体系,拥有国家电化学储能技术工程研究中心。废锂离子电池中的镍钴锰锂等有价金属可通过加工、净化、合成等工艺生产三元前驱体等锂离子电池材料,回收镍钴锰锂等资源。

2020年研发费用投入35.69亿元,占营业收入的7.09%。研发人员5592人,占公司总数的18.16%。R&D总成本占比较小,R&D人员占比较大。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拥有发明专利1661项,实用新型专利2041项,外观专利22项,专利855项PCT专利。

点评:宁德时代电池系统的主要技术路线是三元锂离子电池和磷酸铁锂电池。核心技术主要包括高比能电池技术和无模块电池(CTP)技术、研发人员和专利也更多,通过海外PCT专利的积极布局使动力电池系统在海外市场赢得了多个关键客户平台的定点,并得到海外主流汽车企业的认可,进一步巩固长期合作伙伴关系,为可持续发展树立了强大的竞争优势。创新能力强。创新能力强。

亿威锂是业内少数同时掌握消费电池和动力电池核心技术的锂电池制造商之一。公司锂原电池的生产和销售规模多年来在中国排名第一,动力电池的装机容量也排名第一,是中国锂电池行业的核心 供应企业。公司坚持安全可靠是锂电池的自然属性的原则服务市场主要包括新能源汽车、电动叉车等工程设备、电动船舶等领域。

公司被认定为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等一系列荣誉 公司被工业和信息化部认定为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公司依托先进的科研平台和国际化、系统化的技术团队,征服了多项锂电池核心技术,并获得了4项优秀的中国专利奖。

2020年研发费用投入7.23亿元,占营业收入的8.86%。研发人员1751人,占公司总数的18.11%。R&D总成本投入大,R&D人员比例高。

惠州亿威锂能有限公司拥有544项发明专利、384项实用新型专利、48项外观专利和15项专利PCT专利。

点评:益威锂能的核心技术是磷酸铁锂电池和三元电池,具有多形式、多技术路线的电力储能电池,包括方形三元电池、方形磷酸铁锂电池和软袋三元电池。下一代技术是研究固态电池技术和干法电极绿色制造技术。研发投入和研发人员比例高,创新能力强。

天齐锂业是中国和世界领先的以锂为核心的新能源材料企业。公司业务涵盖锂产业链的关键阶段,包括硬岩锂资源的开放 发、锂精矿加工及锂化工产品生产销售。同时,公司始终牢记共创锂想的使命 优质,资源储备丰富,生产力稳定,研发实力强,技术领先,推动公司稳步发展成为中国和世界领先地位 锂新能源核心材料供应商集上游锂资源储备、开发和中游锂产品加工于一体;公司旨在帮助电动汽车和储能行业实现锂 离子电池技术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力争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能源变革推动者。

公司锂产品加工业务主要依托四川射洪、江苏张家港、重庆铜梁生产基地,提供碳酸锂、氢氧化锂、氯化锂和金属 其中,张家港基地拥有世界上唯一一条全自动化电池级碳酸锂生产线;此外,该公司正在西澳大利亚奎纳纳建设 共有4.8万吨电池级氢氧化锂生产线,一期工程已进入阶段性调试阶段。

2020年研发费用投入2784千万元,占营业收入的0.86%。

2020年研发费用投入2784千万元,占营业收入的0.86%。研发人员30人,占公司总数的1.82%。研发成本低,研发人员比例低。

天齐锂业有限公司拥有76项发明专利、24项实用新型专利、41项外观专利和8项专利PCT专利。

点评

:公司拥有较强的锂资源储备和生产能力优势。与传统的氧化钙转化方法相比,电池级氢氧化锂的制备工艺流程更短,能耗更低,生产率更高研发人员和资金较少,研发薄弱,创新能力普遍

华友钴业是国内锂电池三元前驱产品的主要供应商之一,产销规模和技术开发能力处于行业前列。目前主要从事新能源锂材料和钴新材料产品的研发制造业务,是一家从钴镍资源开发到锂材料制造的综合产业链,致力于低碳环保新能源锂材料的发展。

公司是中国钴产品和锂三元前驱体产品品种最丰富的企业之一,可生产各种钴产品和各系列三元前驱体产品. 经过多年的发展,资源板块、有色板块、新能源板块形成了协调发展的局面,通过纵向一体化发展模式整合资源,形成了独特的竞争优势。随着业务发展,公司正在形成从钴镍资源开发、绿色冶炼加工、三元前驱和正极材料制造到资源回收的新能源锂产业生态,释放出强大的竞争力。

2020年华友钴业研发费用投入3.71亿元,占营业收入的1.75%。研发人员858人,占公司总数的10.62%,研发费用比例相对较低,研发人员比例较高。

浙江华友钴业有限公司拥有发明专利176项,实用新型专利65项,专利2项PCT专利。

点评:

华友钴业拥有高镍动力电池三元前驱体材料生产技术和锂电池回收材料预处理技术的核心技术。长期围绕新能源锂产业发展战略拓宽和完善生产线,建立丰富的产品体系,实现三元前驱与正极材料的协调互动,通过钴、镍、锂资源到正极材料锂电池材料产业链,积极提高核心竞争力,实现整个产业链的高效协调。华友钴业创新能力强

赣锋锂业是世界领先的锂生态企业,是世界上唯一一家同时拥有卤水提锂、矿石提锂、回收提锂工业化技术的企业, 公司拥有5类以上40种锂化合物和金属锂产品的生产能力,在锂行业多种产品的市场份额中处于领先地位。电动汽车电池和储能电池需求的快速增长为全球锂化合物和金属锂市场提供了巨大的机遇。锂电池材料和锂电池制造业的发展将继续高度依赖上游锂资源的稳定供应。公司的市场领先地位将有助于公司把握全球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增长机遇,进一步提高公司的盈利能力。

继续实施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公司承担3个国家项目,其中,退役三元锂材料高效清洁回收技术与示范项目获批国家重点研发项目; 中央指导地方专项资金项目批准废三元锂离子电池制备523型三元前驱体材料; 2020年国家科技奖后备项目高比能电池金属锂及锂基新材料成套制备技术成套制备技术与产业化。

2020年研发费用投入投资 2.89亿元,占营业收入的5.24%。

2020年研发费用投入投资 2.89亿元,占营业收入的5.24%。研发人员382人,占公司总数的6.90%。R&D总成本投入一般,R&D人员比例一般。江西赣锋锂业有限公司拥有95项专利,其中发明专利92项,实用新型专利3项。

点评:

目前,赣丰锂业已掌握碳酸锂、氢氧化锂、金属锂技术的生产方法等核心技术,并通过锂电池的回收实现锂、镍、钴、锰等金属资源的综合回收。但研发人员和研发投资相对较少,创新能力较强。

天赐材料主要从事精细化工新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属于精细化工行业,主要产品为锂离子电池材料等。锂电池材料下游应用领域为锂离子电池产品,市场应用于消费电子产品和新能源汽车、电动自行车、电动工具和储能领域,其中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是锂离子电池及其上游锂离子电池材料产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目前市值839.8亿,市盈率108倍。

天赐材料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拥有国家企业技术中心、院士工作站、国家博士后研究工作站等科技创新载体,全面覆盖所有战略产品线,具有较强的创新研发优势。

2020年研发费用投入1.68亿元,占营业收入的4.09%。研发人员312人,占公司总数的10.64%。R&D总成本占比较小,R&D人员占比较大。广州天赐高新材料有限公司拥有192项发明专利、5项实用新型专利、1项外观专利和15项专利PCT专利。

点 评:

天赐材料的优主流锂盐、添加剂、新型锂盐等自主创新生产工艺、设备和技术的优点。核心产品包括六氟磷酸锂(LiPF6)双氟磺酰亚胺锂(LiFSI)、二氟磷酸锂(LiPO2F二、硫酸乙烯酯(DTD)等于行业领先水平。六氟磷酸锂分为液体六氟磷酸锂和固体六氟磷酸锂 氟磷酸锂,2外。研发投资较低,但研发人员比例较高,创新能力强。

当盛科技主要从事锂离子电池材料业务。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技术研发和市场发展逐渐集中在新能源汽车动力锂市场,开发了多种动力多元化材料,成为新一代动力锂产品的主要供应商。公司产品不仅广泛应用于国内多个畅销品牌的电动汽车,而且已成为中国市场动力锂正极材料出口的主要供应商之一, 确立了公司在动力多元化材料方面的市场领先地位。市值257.1亿,市盈率51倍。

公司成立锂材料研究所,负责锂材料基础研究和新产品开发;成立锂材料工程技术研究所,负责大规模生产技术和工艺设备技术开发和成果转化,2015年,公司率先在国内开发高镍动力多元材料,北京盛材料技术有限公司成为世界领先的高镍动力多元材料供应商。2020年,公司动力锂正极材料出口遍布日本、韩国、欧洲、美国等国家,批量出口海外,应用于国际知名品牌电动汽车,成为国际同类产品的标杆,进一步巩固了公司锂正极材料行业技术领导者的地位。

2020年研发费用投入1.48亿元,占营业收入的4.66%。研发人员223人,占公司总数的19.41%。R&D总成本相对较低,R&D人员比例较高。北京当盛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拥有132项专利,其中发明专利105项,PCT专利2件。

点 评:

科技的主要优势在于跟踪研究未来战略性的新材料、新技术,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实现前瞻性的基础研究。核心技术是在国内开发多种储能材料,批量出口海外市场,进入国际核心储能供应链。研发投资较低,但研发人员占比较高。创新能力强。

公司从征服废旧电池回收技术到征服电子废弃物绿色 世界技术难题,如色处理、报废汽车整体资源回收技术、动力电池材料三元核技术等。 突破性解决了我国废旧电池、电子废弃物、报废汽车等典型废弃资源的绿色处理和回收利用 关键技术难点,构建新能源全生命周期价值链、钴钨稀有金属资源回收价值链 资源循环模式和新能源循环模式,如塑料回收价值链
,成为世界领先的废物循环企业,成 为践行绿色低碳发展的世界先进企业代表。

公司致力于开采“城市矿山”中的锂资源,关注并积极开展新能源材料体系的产品研发及技术储备。公司拥有对锂离子电池中钴、镍、锰、锂等多种金属进行资源化综合回收利用。公司正在建设一条氢氧化锂的规模化生产线,实现对锂资源的完整高值化回收。

格林美2020年研发费用投入6.18亿元,占营业收入的4.95%。研发人员1030人,占公司总人数的20.08%,研发费用占比相对较高,研发人员占比很高。格林美股份有限公司拥有615件专利,其中包括344件发明专利,251件实用新型专利,12件外观专利和8件PCT专利。

点评:

公司核心产品三元电池材料与电池原料成为世界高质量产品代表,高镍与单晶三元前驱 体材料成为世界动力电池三元材料的关键原料。在废弃物的回收和绿色处理方面具有绝对优势,并且不断提高废物资源化回收技术和循环再利用技术,以及将重心逐步放入到新能源汽车行业中,具有非常强的创新能力。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微信号已复制,请打开微信添加咨询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