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9日,苹果5G芯片研发失败的分析师言论引起了业界的高度关注,一度登上微博热搜。最新的调查显示,苹果5G调制解调器芯片开发失败,高通仍将于2023年发行iPhone调制解调器芯片的独家供应商。这一言论引起了市场的高度关注,因为苹果之前雄心勃勃地进军了5G,让很多果粉和苹果投资者对它充满期待,现在消息曝光,无异于给高涨的市场热情泼冷水。
不可避免的短板
作为天丰证券的分析师,郭明皮对苹果的评论一直受到市场的重视。此前,他预测2023年将发布新款iPhone苹果将使用自己的芯片,高通的芯片只提供部分产品,比例约为20%。现在他认为高通的芯片仍将覆盖苹果100%的产品。
从苹果的第一个自研芯片开始,通信基带一直是 iPhone 可能没有最大的缺点之一。它是导致 iPhone 信号弱最重要的部分长期受到批评。
与高通、华为、联发科目前将通信基带集成到处理器中的做法不同,苹果因为独立设计而独立设计 A 系列芯片,但没有自研基带,所以高通只能通过插件使用 5G
基带。但插件基带的缺点是功耗高,发热大,信号也会受到影响。
此外,苹果对高通公司不满意 2017 起诉高通收取专利使用费的方式不公平,拒绝支付专利特许权使用费。
尽管 2019 年高通与苹果签署了和解协议,苹果也使用高通产品作为产品 iPhone
的基带。但苹果仍在寻求不单独依赖供应商,甚至希望通过自主研究绕过高通,以免支付专利授权费。
工业观察家洪仕斌认为,从苹果的情况来看,华为的5G SOC技术水平仍然是最好的,这充分说明了华为麒麟芯片的罕见价值。
拉锯战的话语权
从行业的角度来看,苹果和高通的恩怨历史悠久,在争夺领导力和话语权的拉锯中互不让步。公开资料显示,早在初代iPhone在研发过程中,苹果打算购买包括高通在内的多个芯片进行比较。然而,高通公司要求苹果公司与苹果公司签署一项关于通信协议的专利协议。协议条款包括允许苹果公司将专利反向授权给高通公司。苹果公司拒绝接受这一条款,因此它没有选择高通公司,而是转向了英飞凌公司。
当时,因为初代iPhone并不支持3G网络与高通的矛盾无关,但随着移动通信进入3G时代,苹果不得不拥抱高通CDMA毕竟,该领域的专利和技术CDMA苹果2008年推出的技术可以保证更清晰的通话效果和更高的安全性iPhone
3G标志着与高通深入合作的开始。
随着4G随着时代的到来,更多供应商的进入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高通的主导地位,苹果此时也在寻找第二家供应商。最后,作为高通的替代品,英特尔于2016年推出iPhone
英特尔芯片配备7。但这并不意味着高通已经淡出财务报告显示,2016年,高通为苹果提供基带芯片的总收入约为21亿美元,占总收入的13%。
在消费电子专家徐一强看来,苹果的核心是在产业链上获得更强的控制力,无论是自主研发芯片还是与供应商的矛盾。他告诉《北京商报》,苹果想自主研发5G芯片并不奇怪。作为行业龙头企业,自然想把握产业链的前端。苹果作为软硬件协调发展的企业,给市场的印象是软件影响更强,硬件更暗淡。一旦掌握了自主硬件,不仅可以进一步增强产品的定义能力,还可以摆脱其他企业的战略控制,确保安全。
基带芯片难在哪里?
专家认为,事实上,苹果正在自主研究GPU处理器取得了一定的进展,这也使其想要进一步涉足基带芯片。
就在6月初,苹果发布了新款 M2 芯片,最新的 12 核 PC 与笔记本电脑芯片相比,M2 芯片只需要前者 1/4 功耗可以达到峰值水平的近距离性能
90%。
就在6月初,苹果发布了新款 M2 芯片,最新的 12 核 PC 与笔记本电脑芯片相比,M2 芯片只需要前者 1/4 功耗可以达到峰值水平的近距离性能
90%。
遗憾的是,基带芯片毕竟不同于处理器,考虑到行业标准、运营商适应等问题,其研发领域更多。资深产业经济观察家梁振鹏认为,苹果一贯的策略是等待技术成熟,然后以其巨大的品牌吸引力进入市场,分割市场,但这一策略是5G技术上不适用,因为涉及的生产部门多,5G该领域的先发企业将掌握更多的专利权,建设护城河
根据中国工业经济信息网,2021年5月G基带收入同比增长71%,占2021年基带总收入的66%。前五名制造商是高通、联发科和三星LSI、紫光展锐,英特尔。其中,高通以近56%的收入份额引领全球基带芯片市场,其次是联发科近28%的份额和三星LSI
超过7%的份额,即使后来者自主研发,也无法绕过先发企业的技术专利问题。只购买专利的成本可能远高于直接购买成品的成本。
相关专家认为,掌握5G在技术企业中,三星和华为都有自己成熟的产品,不愿意成为苹果的供应商。虽然联发科的非一线制造商已经进入了苹果的产业链,但如果苹果最终与自己开发了5,它可能不是苹果直接合作的对象G擦肩而过,转身与高通、英特尔合作或最现实的选择。
如果您想实时了解更多财务新闻,请关注货币大师网。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