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汇率美元行情分析(中间价及汇率解析)

1月24日18时,在岸人民币报6美元.自2018年5月以来,3249创下新高,持续了3年8个月。

新年伊始,美联储加息预期再次升温,而中国央行多维降息。最近美元指数一路走高,在此背景下,人民币对美元的创新高并不多见。

2018年4月26日,在岸人民币对美元最后一次在6.33以下,当日收盘报6.3300。

2022年1月24日,离岸人民币对美元6美元.3209,也创下了近3年8个月的新高。

值得注意的是,自1月13日收于94.8822以来,美元指数持续走高,1月24日已突破96。

本周,美联储将举行一次新的利率会议。鹰派的声调很高,市场预计3月份加息的可能性很大,这将有助于进一步加强美元,并给其他货币带来压力。

自去年12月以来,中国人民银行降息。2021年12月6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2021年12月15日降低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不含已执行存款准备金率5%的金融机构)。

中国人民银行1月17日宣布,为维护银行体系合理充足的流动性,中国人民银行一年期中期贷款7000亿元(MLF)7天期逆回购操作及1000亿元。其中,7天期逆回购利率从2.20%.10%;一年期MLF操作利率从2.95%降至2.85%。一年期为1月20日LPR报价下调10BP。1月24日,中国人民银行逆回购14天,利率下调10天BP。

在偏离中美货币政策的情况下,人民币对美元一路走高,令人担忧。

此外,自2015年8月中国央行汇改以来,最近披露的人民币国际支付全球排名首次超过日元升至第四位。美元、欧元和英镑分别以40.51%、36.65%和5.89%排名前三;日元、加元和澳元分别以2.56%、1.64%和1.27%的份额排名第五至第七。这表明人民币在国际市场上不断得到更多的认可。

1月21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发言人王春英介绍了2021年外汇收支数据。2021年,银行结汇25616亿美元,售汇22940亿美元,结汇顺差2676亿美元;按人民币计价,银行结汇16.5万亿元,售汇14.8万亿元,结汇顺差17236亿元。

王春英指出,去年人民币兑美元的即期汇率略有升值2.6%,其稳定性强于主要发达国家和新兴经济体。

王春英还表示,美联储货币政策紧缩,溢出影响可能低于上一轮。我们的主要判断是,美国和非美国的经济增长和货币政策的同步性优于上一轮。美联储非常重视与市场的沟通、就业和通货膨胀,国际市场的定价将相应调整。因此,其溢出影响已部分释放。

展望未来,就美元而言,中国银行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关涛分析,2022年,影响美国指数走势的因素继续交织在一起。从坏消息来看,欧洲、英国、日本等其他发达经济体可能在2022年恢复到疫前水平,欧洲央行、英国银行、加拿大银行和澳大利亚银行可能开始货币政策正常化。从利多的角度来看,如果全球疫情持续发展演变,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地缘政治冲突加剧,将刺激市场避险情绪;如果通胀暂时被证伪,美联储将被迫加速货币紧缩,因为它落后于市场曲线。

最近,央行副行长刘国强指出,观察汇率变得越来越困难。例如,人民币和美元之间的互动更加有规律,经常出现跷跷板,即美元上涨一点,人民币相对贬值一点。2021年,美元走强多次,人民币走强。短期观察似乎难以理解。但这是合理的。例如,去年经济增长相对较快,贸易顺差相对较大。特别是在早期阶段,每个人都有良好的预期,因此支持人民币走强,导致短期内美元走强和人民币走强。然而,如果把这段时间延长到一个阶段,它是合理的,总体上是合理的平衡,双向波动,所以从更长的周期没有改变任何规律,但短期计算,短期预测更困难,从长远来看是相对稳定的。

刘国强还指出,中国是一个大国,在大国很难出现持续的单边升值或单边贬值,在中国更不可能出现。因为我们的宏观调控是适度的,我们没有洪水,或者根据经济规律,微观市场机制也更有效,虽然可能有一些干扰因素,但总体上是合理、平衡、基本稳定的。

央行货币政策部主任孙国峰表示,下一步,中国人民银行将坚持稳定,稳定的货币政策灵活适度,优先考虑我,发挥人民币汇率调整宏观经济和国际收支自动稳定功能,加强跨境资本流动宏观审慎管理,加强预期管理,引导企业、金融机构树立中性风险理念,处理内外平衡,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平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微信号已复制,请打开微信添加咨询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