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人民币是由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法定货币,具有法偿性,我国境内任何单位和个人在具备接受条件的情况下都不得拒收。
“数字货币的功能和属性跟纸钞完全一样,只不过它的形态是数字化的。央行数字货币是纸钞的数字化替代,即数字货币和电子支付工具。
随着我国国力的不断增强,央行的数字货币将发挥出重要作用,未来有可能成为国际货币体系的重要稳定锚,数字货币是全球数字经济时代的战略制高点,也是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渠道。
数字化的人民币现金,由央行结算且具有法偿性。DC/EP支付是第一层的直接支付手段,而支付宝、微信支付是一种第三方支付手段,由商业银行存储货币结算,可能存在极小概率的破产风险,而DC/EP作为法定货币可实现比支付宝、微信支付安全程度与额度更高的离线支付。
消费者如何开通数字人民币账户?
中国银行、建设银行等银行客服处获悉,数字人民币的开通十分简单,只要根据客服提供的注册链接,提交手机号,随后,在指定平台下载好“数字人民币APP”之后即可使用。
某银行数字人民币客服专员透露,目前正在试点中的数字人民币账户开通,仍以“白名单”方式为主,即在用户提交了申请之后,银行后台会针对用户的信息进行审核,通常来讲,三至五个工作日之内申请者会收到短信提示,登陆APP通过人脸核验后,绑定银行卡,开通或添加不同银行的数字钱包,就能使用这个“硬钱包”。
到2020年10月,数字人民币增加了上海、海南、长沙、西安、青岛、大连六个试点地区。加上此前深圳、苏州、雄安新区、成都四地及北京冬奥会场等试点地区,数字人民币试点已经形成“10+1”的格局。
数字人民币只能在手机上用?答案是否定的。
即便在一个没有互联网信号的环境下,一个运动手环、老年人拐杖甚至是手机壳,也能通过“碰一碰”就实现收付款,这种技术目前在数字人民币试点中已经实现。多款脱离手机的数字人民币“硬钱包”在展会期间纷纷亮相,与手机APP这样的“软钱包”相比,数字人民币“硬钱包”可以为老年群体、境外短期来华人士提供全方位的数字人民币服务。
但在使用数字人民币之前,每一位消费者都需要先将银行卡上的钱转至数字货币钱包充值,消费时,只需要打开数字人民币APP即可支付,即便是在没有网络的条件下,消费者仍能使用支付。
工商银行工作人员展示了一款可视化芯片卡形态的“贴一贴”交易。在这张卡上,有一个小正方形的显示屏和数字按键,卡片支持数字人民币的收款、付款、查询等功能。例如用户需要收款时,只需在卡片上输入收款金额,然后与付款方的数字人民币硬件钱包“贴一贴”,就可以完成即时收款到账。
目前第二代数字人民币共享单车已研制成功,用户可使用数字人民币硬件钱包以“碰一碰”模式解锁并骑行,从而提升用户出行体验,降低无手机用户的使用门槛。银行还开发出了多款异形硬件钱包,包括老年人拐杖、老年报时器、门禁卡套、大屏语音播报钱包、学生手表等异形硬件钱包。数字人民币的横空出世,对于长辈来说或许是个惊喜。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