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杭首批集中供地场面火爆;国内银行“封堵”比特币交易

焦点

今年五一:旅游火爆VS楼市降温


今年“五一”假期全国国内旅游2.3亿人次,超疫前同期水平;娱乐消费中的电影市场也延续了过年的火爆。但楼市表现相对较冷,克而瑞监测的58个重点城市新房成交量同比下降6%,与2019年同期相比则增长16%。


具体来看,2021年五一假期(2021年5月1日-5月5日,下同),克而瑞58个重点监测城市累计成交188万平方米。分能级来看,一线购房需求相对“坚挺”,同比微增2%,显著高于2019年同期。广州成交最热,同比去年“翻番”,房企推盘积极性较高带动了刚需、改善需求的集中释放。



京、杭首批集中供地场面火爆;国内银行“封堵”比特币交易


二线城市出现显著回调,同比跌幅超3成,与2019年同期持平,不同城市间迎来此消彼长的轮动行情:其中长沙、苏州、厦门迎来了需求的集中释放,五一假期成交量创3年同期新高。


三四线成交表现超预期,同比增长21%,在不同能级中居首。各城市市场同比涨跌参半,分化持续加剧。


另一方面,五一期间贝壳百城新房项目均带看量同比2020年五一增长4%(2021年五一同比2019年增长50%),市场热度与去年同期疫后快速恢复期基本保持一致,并保持增长势头,新房市场热度保持在高位水平。


分线级城市看,与成交热度不同,一线城市五一期间新房市场热度有所下降,贝壳百城项目日均带看量下降11%,一方面一季度调控加码后对市场影响逐渐显现,尤其深圳下降幅度最大,达到57%,另一方面在新房市场波动期间大部分客户选择五一小长假出游,带来新房市场关注度的下调。


二手房市场活跃度有所降低, 成交量及带看客户量均同比下降。


2021年五一小长假,贝壳50城二手房日均成交量较去年同期下降约5%,日均带看客源量较去年同期下降约9%。


具体城市来看,五一期间北京、深圳、上海二手房日均成交量均同比下降,深圳降幅超8成,去年4、5月深圳市场率先修复,二手房成交量高企,今年3月起深圳市场成交持续处于低位,导致五一假期成交量同比降幅显著。


另外,CRIC监测的5个重点城市五一假期成交9.9万平方米,同比降幅达46%。



京、杭首批集中供地场面火爆;国内银行“封堵”比特币交易


杭州、北京、青岛、东莞皆面临一、二手市场成交同时转淡,以东莞为例,4月初被住建部约谈,列为重点监测城市后,随即发布《东莞住建部门迅速行动,落实“一城一策”调控要求》,对于短期市场还是有较好的引导作用,促进成交稳步回落,二手房成交同比降幅高达96%。


地产

京、杭首批集中供地开拍


杭州、北京两地首批集中供地分别于7日和8日开拍。据悉,北京首批集中供地为30宗,土地总面积约为169公顷,挂牌总价超过了1035亿元。数据显示,超200家房企将参与北京首次集中供地,态势火爆。杭州此次供地分两日进行出让,包含57宗涉宅地,总出让面积4527亩,总建筑面积757万平方米,总起价934.7亿元。


66城新房成交量增速收窄


贝壳研究院发布的《2021年4月楼市报告》显示,全国66城4月新房成交增速收窄,而50城二手房成交量环比降约20%。具体看,1-4月新房市场成交套数同比增长74.8%,成交面积同比增长70.5%。但受政策密集调控等因素影响,相较1-3月成交增速收窄约25个百分点。对比2019年同期,两项数据也呈放缓态势。


深圳房贷利率上浮


中国建设银行深圳市分行近日下发通知称,将调整房贷利率,首套房贷款利率执行LPR+45BP(相当于5.10%),二套房贷执行LPR+95BP(相当于5.60%),相比之前分别上调15BP和35BP,深圳建行成为首家明确上调房贷利率的银行。但为体现对中低收入人群购买保障安居商品房的支持,相关房贷款利率维持不变。


成都警示“代持”购房等现象


成都市住建局等三部门联合发布《商品房交易风险提示》公告,对严重扰乱房地产市场秩序和金融秩序的商品房交易行为作出警示。明确了在调控政策期间若无资格购买商品住房,勿借用他人资格和名字“代持”出资购买商品住房。公告还指出,房屋购买时一定要深入了解房地产和金融业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


财富

中信银行“封堵”比特币


5月7日,中信银行“封堵”比特币,禁止账户用于比特币交易的公告刷屏。5月8日,该行回应得到回应称:基于国家政策的要求,虚拟货币无法流通使用,因此不允许交易。银行业人士表示:现阶段,各金融机构和支付机构不得以比特币为产品或服务定价,银行此举是按照政策要求而定。



京、杭首批集中供地场面火爆;国内银行“封堵”比特币交易


粤港澳跨境理财通细则落地


广东省、深圳市六家监管机构联合发布通知,对粤港澳大湾区“跨境理财通”业务试点实施细则征求意见。根据细则,试点将实行限额管理,暂定总额度为1500亿元人民币,“北向通”和“南向通”的跨境资金净流入、净流出额上限均不超过“跨境理财通”业务试点总额度。同时该试点对单个投资者实行100万元人民币的投资额度管理。


4月进口增速创十年最快


中国4月进出口继续保持高速增长,以美元计价的进口增速为10年来最快。据海关总署,中国4月进口(按美元计)同比增长43.1%,3月为增38.1%。中国4月出口(按美元计)同比增长32.3%,高于前值为30.6%。光大银行分析师周茂华表示:从趋势看,内、外需动能仍在增强,有望推动外贸继续运行在高景气区间。


投资大师大卫·史文森病逝


上周,掌管耶鲁投资办公室数十年的首席投资官、被许多人视作“机构中的巴菲特”的投资大师大卫·史文森在前一日因癌症逝世,享年67岁。大卫·史文森还有一个为国人熟知的身份,那就是高瓴资本张磊的导师。过去10年,耶鲁捐赠基金年收益率为10.9%,基金规模增长至312亿美元。


声音

嘉能可CEO:铜价还将上涨50%


在全球最大商品交易商嘉能可CEO Ivan Glasenberg看来,虽然包括铜在内的大宗商品价格近期大幅上扬,但预计铜价的飙涨还远未结束——还将在目前的价格水平上还将再上涨50%。“当前的情形意味着矿商将不得不前往俄罗斯、非洲中部铜带等难度更大的地方寻找新矿,而这需要更高的价格来抵消风险。”


广发:地产、外需缓释经济压力


面对中国4月贸易数据强势,广发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郭磊认为,4月出口数据助推市场再度出现“复苏交易”特征。从内需看,今年4月30城地产销售为日均58.8万方,几乎持平于3月的59.2万方;5月首周情况也基本平稳。地产销售偏强、外需大年,叠加财政已呈现的后置特征,今年经济压力应不会太大。


管清友:可能并不存在“超级通胀”


针对物价加速上涨的担忧,如是金融研究院院长管清友表示,随着二季度经济复苏高点的确认,PPI的单边快速上行也接近尾声,预计将在5月达到高点。另一方面,五一出行和旅游消费已回升至疫情前水平,消费的拉动的涨价效应也正在从上游原材料向下游消费品扩散,但消费品价格整体提价力度不会太大。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微信号已复制,请打开微信添加咨询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