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目前,央行数字货币还在探索之中,有关数字货币的技术架构、运行方式、风险防范等很多问题还没有确定的答案。本文从使用者的角度对数字货币使用过程中可能存在的一些关切进行了思考。本文认为,要理性看待央行数字货币,使用者需要在守法合规的前提下,权衡利弊选择自己偏好的货币形态。
文/中国人民银行沈阳分行主任科员孙树强、张新宜
货币似乎具有明显的时代印记。从远古时期的贝壳、石块等实物货币,古代的金、银等贵金属货币,近代开始普遍使用的纸质货币,到最近几年引起中央银行关注的数字货币,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形态根据时代的特征和技术的可能在不断演变。货币作为人类交易的衍生品,有效地促进了交易活动,降低了经济运行摩擦,可以说,货币是人类经济社会最伟大的发明之一。
近年来,随着科技在金融领域的应用持续深化,移动支付如火如荼,金融业务网络化深入发展,金融数字化趋势十分明显。与此同时,纸币在经济、金融体系中的存在感越来越低,促使各经济体的中央银行思考创造一种依托信息技术的数字货币是否会发挥与现有货币体系同样的作用,并在某些方面更胜一筹,如降低运维成本、提高交易透明度、更好防范洗钱风险等。如果引入数字货币能起到“帕累托改进”的效果,那么就是一件值得尝试的事情。
全球范围内,中国人民银行较早开始对数字货币进行研究,并于2020年开始在深圳、苏州、上海等地开始封闭试验。法定数字货币有国家主权保障,由央行主导,从近期的试验及设计来看,我国央行数字货币作为流通中现金(M0)的补充,保持实物现金发行,同时发行以加密算法为基础的数字货币,发行者可采用安全芯片为载体来保护密钥和算法的安全。
目前,央行数字货币还在探索之中,有关数字货币的技术架构、运行方式、风险防范等很多问题还没有确定答案。本文不打算对关于数字货币的宏观和技术问题进行讨论,而是从使用者的角度对数字货币使用过程中可能存在的一些关切进行浅显的思考。
中央银行数字货币是什么
从使用者的角度看,首先要明确我们所使用的数字货币是什么。顾名思义,中央银行数字货币是由中央银行发行的,与当前所使用的货币发挥类似功能的电子化货币。中国证监会科技监管局局长姚前在2017年撰文指出,法定数字货币在价值上是信用货币,在技术上是加密货币,在实现上是算法货币,在应用场景上则是智能货币,与现有的私人数字货币或电子货币相比,法定数字货币将呈现全新、更好的品质。数字货币由中央银行发行很重要,目前有很多所谓的数字货币,严格来说它们甚至不能称为数字货币,因为一提到货币,在我们的意识里就会想到有国家作为后盾,非央行发行的这些数字货币难以承担货币的一般职能。
货币具有网络性,我们愿意使用网络性较强的货币。以国际化货币为例,我们之所以愿意接受某些国际化货币,是因为其他人也愿意接受,由此某种国际化货币的使用就形成了一个网络。中央银行发行的数字货币为使用过程中的网络性提供了保证,即知道其他人也会接受数字货币,在使用数字货币进行交易的过程中不会遇到障碍。
根据我国当前中央银行数字货币的设计,数字货币是人民币的数字化形态,作为M0的替代,不支付利息,兑换过程中没有成本,与纸币将长期共存。因此,数字货币为使用者提供了更多的支付选择,但目前还不能用之进行存款、开展金融交易等。未来,预计数字货币会不断丰富应用场景,其功能也会逐渐增多。
从制度层面来看,需要完善立法,明确数字货币的法律定位。《中国人民银行法》规定,“发行人民币,管理人民币流通”是法定央行职责,而《人民币管理条例》规定人民币范围是指中国人民银行依法发行的货币,包括纸币和硬币,在发行、交易、流通方面需要更准确、清晰的定义,从而有法可依,使央行数字货币行稳致远。《中国人民银行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规定,人民币包括实物形式和数字形式,为发行数字货币提供法律依据;防范虚拟货币风险,明确任何单位和个人禁止制作和发售数字代币。
使用数字货币的前提是要认同数字货币
对于数字货币来说,首要的问题是民众在意识上接受这个新生事物。当然,对于经济和货币问题比较了解的人会认识到,中央银行发行的数字货币与我们平时使用的货币具有同样的效力,但对于经济问题了解不多的人接受数字货币可能需要一个过程。另外,不排除很多人对看似虚无缥缈的东西存在一种恐惧感,会感觉看不到、摸不着的东西都是不实在的。
为了促进公众对数字货币的认可程度,中国人民银行开启小范围多轮测试的零售型央行数字货币。2020年,在“双12”苏州购物节中,部分公众领取数字人民币红包,首次在线上使用场景应用。从小范围、多场景的测试过渡到大范围公开测试,预计在2021年进行数字人民币的首次跨境支付结算测试,以满足未来冬奥会场景下外国运动员和教练员的使用。
然而,徘徊在数字经济以外的消费者始终在金融科技方面获益受限。许多支付创新建立在底层基础设施的改进上,零售支付基础设施是公众认可数字货币的基础,也是后续使用数字货币的关键渠道。在向农村和偏远地区扩展金融科技的过程中,政府发挥的最大作用之一是改善通信技术基础设施。目前,政策制定者应进一步加强通信设施建设,为“最后一公里”消费者提高数字化支付交易打好基础。
数字货币依托载体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纸币(包括硬币)无需依托载体,只要放在钱包里就可以,甚至可以更简单,直接放在衣兜里,而且纸币稳定性极强,只要双方能够正常交易,纸币就不受其他因素影响,可以实现365×24×7的全天候交易。数字货币存储和交易则必须依托一定的载体,目前的设计一般都依托于手机,通过手机下载应用程序(Application,简称App),并将数字货币存储于特定的钱包之中。手机、App就是使用数字货币无法离开的中介。无论任何事情,如果必须依赖某种中介,我们就必须考虑中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中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直接决定了事情的最终结果。
在现代生产生活之中,电是不可或缺的,很多事情没有电是无法完成的,可以说电是我们当前世界中极为重要的中介。虽然停电不常见,但停电的影响是系统性的,可以造成我们生产的中断,生活中的很多事情都无法完成。数字货币所依托的交易载体也具有同样的功能,如果未来数字货币使用越来越普遍,并且某些人或机构极为依赖数字货币,那么数字货币交易所依赖的中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就极为重要。如果手机硬件和软件系统、App、数字货币钱包出现问题,同样会对交易产生系统性的影响,导致交易中断。
当然,我们生活的世界可能会限定我们的思维模式,因为我们经常使用手机就会把手机作为数字货币依托的载体。未来,在数字货币使用中是否会出现其他合适的载体还需要研究和探索。例如,在北京冬奥会场景测试中,测试了可穿戴设备钱包。
数字货币的安全性与隐私保护
我们使用纸币时的一个担忧是怕丢失、被盗,数字货币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这个问题,但并没有根除。数字货币存在于网络空间中,在分发、兑付、存储等过程中存在被黑客攻击的可能性。近期,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简称IMF)执董会在提及央行数字货币时谈到,数字货币可以提高支付效率,促进金融普惠,但也需要密切监测和评估潜在的中断和网络攻击带来的操作风险。
纸币交易是匿名的,很多场合我们希望有些交易匿名进行,这也导致在这些交易中偏好使用纸币。但使用移动支付和数字货币就会留下交易痕迹。美联储近期的一篇研究指出,支付服务提供者必须遵守一些规定,包括反洗钱、电子记录保存等,数字货币在匿名性上肯定要比现金略逊一筹。国内有些研究也认为,现有加密数字资产的纯匿名方式会引发用户的财产损失风险,央行数字货币中必须解决匿名性问题。
从支付数据隐私方面来看,数字货币使用者要考虑的是如何保护自己的隐私。数字货币支付服务商要通过隐私保护技术确保用户数据的安全,避免敏感信息泄露,同时实现对相关数据使用权限的管理,在一定条件下可追溯,商家、银行、政府部门不得滥用客户的隐私数据,需制定严格的约束机制,确保只有特定部门可获取全部用户身份信息与交易流水。
降低金融排斥,规避数字鸿沟
在数字经济的引领下,我国金融业也进入了数字时代。数字技术发展提升了金融服务覆盖面,但同时也带来了“数字鸿沟”,部分弱势群体由于缺乏数字技术知识与技能,在金融数字化时代与主流社会差距反而会拉大,形成金融排斥现象。
金融排斥具体表现在三个层面:一是部分群体对新技术应用接受度较低甚至不认可,比如农村居民和老年人更认可存折而非银行卡;二是部分群体不了解、不信任电子支付、手机银行等金融科技应用,从主观意识上即使具备使用能力和条件,也会拒绝使用,从而将自己排斥在互联网金融体系之外;三是数字技术应用将逐步对传统金融服务形成替代,而部分弱势群体最依赖传统金融服务。
基础金融服务不因人而异,持有等额现金的人的购买能力都是一样的,然而金融科技的应用导致了从使用者角度的差异化。例如移动支付刚刚兴起时,一些商家为了方便,甚至不愿意接受纸币,这就导致一些老年人购物受阻。随后,央行也多次重申,纸质人民币是我国的法定货币,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接受纸质人民币。
数字货币在支付方面所发挥的功能与目前的移动支付类似,因此,数字货币的应用要注重如何降低金融排斥,要注重做好某些人群的接受和宣教工作,尽量弥补“数字鸿沟”,降低金融排斥。另外,数字货币应用要掌握的一个原则是中性,即数字货币不应该对某些群体产生不恰当的利益和优势,数字货币的应用不应该在一些方面拉大不同群体之间的差距,否则就可能是不公平的,会产生新的社会问题。
对于服务实体经济、服务弱势群体,金融的普惠性具有重要的价值。世界银行的报告指出,普惠金融能够帮助贫困人口获得储蓄和贷款,而数字货币应用于普惠金融,最大创新点在于建立了一个去中心化的数字支付系统,在保证支付系统的安全和可靠的基础上,使用分布式账本进行电子价值的等值交换,不用介入银行或中心化机构来完成两方交易。
小结
中央银行数字货币的本质依然是货币,s承担着货币的一般功能,只不过是以数字形态存在。中央银行作为数字货币的设计者,所考虑的问题要更加宏观和全面。对于普通的使用者来说,在使用数字货币过程中首先要考虑的问题是数字货币相比现存的支付手段存在哪些优势,比如安全性、便利性、成本、匿名性、隐私保护等等。
央行数字货币作为一个新生事物,未来的发展路径还尚未完全明晰,我们要理性看待。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当数字货币给我们带来一些便利、优势时,可能会在另一些方面,如交易匿名性、数据隐私等存在一些担忧需要考量,使用者需要在守法合规的前提下,自己权衡利弊,选择自己偏好的货币形态。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所在单位意见。
本文刊发于《清华金融评论》(点击订阅)2021年3月刊,2021年3月5日出刊,编辑:王晔君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