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行链登场,波卡会是 DeFi 项目更好的选择吗?

如果说过去 10 年加密货币行业的创新引擎是专注于解决行业本身的发展问题,那么从 2020 年开始,加密行业或者区块链技术已经不再只是某些人口中的「玩具」,从 DeFi 到 NFT 的变化,加密世界似乎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其中又以 DeFi 的壮大愈加引人注目。

但我们不得不承认,过去一年的 DeFi 更像是美国西部淘金时代经历的野蛮生长,其中草莽与精英交织,传统与创新碰撞,但依然挡不住其前进的步伐。数据显示,许多私人投资者,无论是个人还是机构,今年已经支持了近 100 家 DeFi 公司,远超 2019 年和 2020 年的数字。

同时,我们可以看到的另一个直观现象是众多 DeFi 项目依然扎根于以太坊赛道,尽管目前因为行情的变化,通过以太坊上使用 DeFi 应用的成本已经大幅下降,基本回到了去年的水平,但市场本身已经发生了巨变。

在前几个月 DeFi 高歌猛进的同时,一些 DeFi 项目不得不考虑如何将体验从拥挤的以太坊中剥离出来,毕竟「雁过拔毛」的「毛」太多容易伤了用户的心,而逃离以太坊的 DeFi 似乎也享受到了不错的反馈,故事也开始变得有趣起来,甚至打开了 DeFi 的另一扇大门……

DeFi 项目的新选择

当我们梳理当前 DeFi 从以太坊出逃的路线时,我们惊讶发现其实这就是一道选择题,而不是什么填空题,天马星空的想法似乎并不符合当前的市场,而这道选择题的答案无非是 3 个,分别是: 选择 Layer2 的解决方案、迁移到新的链或者自己做一条专注于 DeFi 的公链。


Layer2

尽管所有人都知道以太坊 2.0 可以解决不少问题,但所有 DeFi 项目也都知道另一个事实,即他们等待的是一个暂时「杳无音信」的大航海计划,未来依然充满各种未知,正因如此,我们看到了越来越多的 DeFi 项目选择加入到一些 Layer2 网络,以满足自己的实际需求。

而在夏天到来之际,我们看到了 Polygon、Arbitrum、Optimism 等以太坊 Layer2 网络开始进入大家的视野,有的已经占据了先发优势,有的还在摩拳擦掌,但不可否认的是,DeFi 与 Layer2 的结合必然会成为下一个趋势。

在上周 Polygon 的锁仓量已经创下了 70 亿美元的历史新高,而这一数字还在源源不断攀升,众多 DeFi 项目纷纷下海到了 Polygon 的怀抱,数据显示,在 Polygon 上,有接近 100 万个唯一地址,占到当前以太坊地址的 30-50%,增速令人错愕。


迁移到新的链

如果说 Layer2 是 DeFi 固守大本营的同时另外再找外援一般的存在,那么另辟蹊径的选择新的区块链网络则是 DeFi 发展的又一主旋律,只是相对 Layer2 来说,这种选择的成本自然提升不少,而对用户来说也需要一定的接纳度。

但不得不说,区块链技术在持续的发展,一些在某些方面有突出特色的新公链,也十分吸引一些 DeFi 项目,似乎将原本在某条链的 DeFi 产品迁移到另一条链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新公链虽好,但是老公链的以太坊也有足够深的底蕴,有庞大的用户基础和资金沉淀,这也是许多团队难以割舍的一点。所以许多项目方会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分别有选择全部从以太坊迁移到新的链上,或者将部分业务迁移到新的链上。

而随着 BSC 的火爆,一种基于 EVM (以太坊虚拟机)的多链路线正在逐渐被许多 DeFi 项目所接受。因为 BSC 支持 EVM,所以在以太坊上的成熟的 DeFi 项目,可以无缝地衔接到 BSC 上,再加上 Binance 交易所的孵化,BSC 的生态得以迅速爆发。而 BSC 的成功也激励了其他的公链,众多公链纷纷效仿,纷纷开始支持 EVM,并将以太坊上的 DeFi 成熟项目直接引入到自己的生态中。所以,当下流行的 DeFi 多链路线,就是将自己的项目迁移到多个支持 EVM 的公链上,享受多个公链生态发展的红利。


自己做一条链

最后一个选择也是最有意思的选项,即结合自己的 DeFi 特性,开发一条符合自身发展的公链,这点和加密猫背后的团队如出一辙。

早在 2017 年,加密猫背后的团队 Dapper Labs 就发现了以太坊的问题,作为主打 NFT 赛道的团队,他们实在不能忍受以太坊的诟病,即使是以太坊 2.0 的设计他们也依然不满意,因此他们下决心开发出了一条专门适合 NFT 的公链,也就是大家熟知的 FLOW,而之前火爆的 NFT 产品 NBA Top Shot 就运行在 FLOW 上,也同样出自他们之手。

当然,这个故事听起来比较立志,毕竟放在几年前做一条公链的难度不亚于「愚公移山」的难度,所以很少会有团队愿意下此重注,他们也不得不忍受「围城」的困境。

而在公链开发上真正带来改观的是波卡或者说 Substrate 的诞生,毕竟 Gavin 博士在 2018 年举办的 Web3 峰会上,通过一台原装出厂的 MAC 电脑,在 15 分钟内就开发出了一条全新的区块链,让大家看到了公链开发的曙光。

因此,回到 DeFi 上来说,如果是现在选择采用「独立的链来运行单独的 DeFi」,虽然是一个比较理想的状态,毕竟为自己的 DeFi 量身定制一条链,主动权在手总是很舒心的。但是对于做 DeFi 的团队来说,他们更多的是擅长做应用,而不擅长做链,如此看来,这条路虽好,但是却又十分的艰难。好在波卡正好是擅长发链的,而众多事实正在逐渐指明一个方向——「DeFi 波卡」可能会是「第四个选择」。

上述的这些问题,主要原因在于我们传输数据使用的是公共网络,如果直接从电信的 ISP 机房拉一根专线到我家,这条线只有我能用,不就可以大大提高安全性了吗?


波卡为什么会是这些项目方更好的选择

俗话说「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毫无疑问,拥有很强的可扩展性以及跨链功能的波卡就是 DeFi 的「好风」,波卡拥有业内对一无二的设计,其多样的功能性对于做 DeFi 来说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对以太坊的兼容性非常强

正如我们刚才提到,「EVM」生态正在繁荣,不仅是以太坊,像 BSC、HECO 等新兴公链便通过兼容 EVM 和支持 Solidity 语言,逐渐把以太坊上的开发者、项目、资金和参与者吸引过去,并形成了 EVM 多链生态。

而在波卡上,波卡的创始人本就是最懂以太坊的技术大牛,连当下最火的 EVM 和 Solidity 都是他发明的,自然他在做波卡时就考虑到以太坊的情况了。波卡背后有一个 Substrate 框架,就自带支持 EVM 和 Solidity 语言的模板,可以支持以太坊上的项目迁移到波卡生态中。

另一方面,在 2021 年 1 月,Web3.0 基金会技术教育主管 Bill Laboon 发推公布波卡项目相关进展,指出其正在构建辅助协议 BEEFY,允许 Substrate 链使用 GRANDPA 最终性协议来桥接非 Substrate 链。此举主要针对以太坊主网,将使以太坊之上的生态项目与波卡生态有机的结合在一起。

于此同时,众多明星项目为作为异构区块链的波卡与以太坊甚至其他公有链的衔接提供了贡献。例如 SnowFork 团队受官方的支持正在开发一条公共利益平行链,建立了以太坊与波卡之间的交互通用桥和 Moonbeam 对以太坊的智能合约进行了兼容等等不胜枚举。

波卡对以太坊的强兼容性为 DeFi 项目提供了良好发展的基础。


可扩展性强

波卡生态系统的可扩展性更强。首先我们要理解什么是可扩展性,举一个非常简单的例子。如果我们用一台计算机解决了一些问题。当我拥有了第二台计算机,那么我们仅需一半的时间就可以解决这些问题,或者在同样的时间内解决两倍的问题。在理想的条件下,我的两台计算机构成了一个系统,具有了两倍的性能与吞吐量。这就是我们说的可扩展性。

所有的区块链系统随着节点数量的增加都具有一定的可扩展性,但是其能力并不是一致的。作为构建了中继链 平行链系统的异构区块链波卡本身就是当前可扩展性最强的公链之一。波卡直接进行了跨链的设计,可以并行的处理多个链上的交易,而不需要全节点,有效的解决了网络堵塞的问题。而波卡底层设计还提供了专链专用的可能,在每条链为某一特定用例进行优化的新颖设计的同时,保证了互操作和跨链通信。波卡上的可扩展性除了性能以外,还因为其跨链功能,可以扩展到能够享受其他平行链的功能。

比如波卡生态中本身就有许多专精 Layer2 的项目,例如由 Stake Technologies 领导的 Plasm。如果说波卡通过分片异构的方式增加了 Layer1 的可扩展性,那么 Plasm 就是通过构建可扩展的基础性结构给波卡带来了垂直的 Layer2 的链外可扩展性。

又或者通过某些项目所提供的功能模块直接享受到这个功能,比如 Chainlink 为波卡生态提供了一个 Oracle (预言机)的 Pallet (模块)。其他还有专精隐私计算的项目可以为接入波卡生态的项目,提供隐私计算相关的功能服务。


一键发链非常容易

DeFi 本身属于一种 DApp,对于 DeFi 的团队来说,去做一条新的链是他们不擅长的事情,好在波卡有 Substrate 框架,不需要从头开始一步一步构建区块链,而是可以像组装电脑一样,把 Substrate 框架中一些现成的功能模块添加到自己想要的区块链中。如此一来,DeFi 团队可以快速的定制自己的链,实现一 DeFi 一链的愿景。

Substrate 框架极大的节约了项目方的时间与精力,让 DeFi 团队可以更好的深耕于其专业领域。如果说这其中还有一些什么问题的话,可能是 Substrate 本身学起来稍微有点难度,不过波卡官方有完整的教程,也在扶持一些组织比如 Figment Learn,国内的 One Block 等提供开发人员的技术培训等。同时 DeFi 团队还可以通过与 Parity Tech 或者 Patract Labs 等波卡知名技术机构达成合作,帮助和支持项目方在波卡上发链。

更进一步的是,后续还有黑客马拉松为开发人员提供练兵和展示的地方,既可以学习和交流技术,又可以用自己的作品吸引资本的关注。之后,还可以对接诸如 Web3 Boot Camp 等波卡生态内知名的孵化器。

基于 Substrate 框架的项目还可以申请 Web 3.0 基金会的 Grant 以及 Parity 委员会的 Substrate Builders Program,获得支持的团队还会得到官方技术人员的长期支持和引导。

设计巧妙的框架和完善的技术支持以及多层次的资金支持,使得 DeFi 团队可以通过一键发链,非常平滑且快速的过渡到波卡生态中。


升级容易

Substrate 框架通过将功能程序模块化,实现了区块链的快速开发,这是波卡生态在「造链」方面的优势,但是链的运行不一定是一帆风顺和一成不变的。波卡特有的架构使得波卡生态的项目在升级时无需硬分叉,尤其是面对修复重要的安全漏洞、添加新的功能、恢复链上生态及改变核心规则时,可以避免硬分叉带来的重重风险,可以轻松的做到一键升级。

而这个特性十分契合现在发展迅速,迭代速度也非常快的 DeFi 项目上,而波卡生态项目升级时无需硬分叉这个特点,无疑会为其上的 DeFi 项目提供巨大的发展优势。


ink!和 WASM 具备更多的优势

尽管现在以太坊及其 EVM 多链生态的发展如日中天,但新生事物一定会淘汰落后的技术的,这是发展的必然规律。

作为代码层面最懂以太坊,同时也是 EVM 和 Solidity 发明者的 Gavin Wood 博士,自然深知这个道理,他明白 EVM 和 Solidity 的局限,因此在设计波卡时,它并没有沿用 EVM 和 Solidity,仅仅只是在 Substrate 框架中提供兼容它们的模块。最终,波卡选择的是具有性能更强、能实现更复杂逻辑的智能合约语言 inK! 和 WASM。

ink! 是由 Gavin Wood 博士创立的区块链技术公司 Parity Tech 发明的,专门用于以 Rust 语言来为基于 Substrate 框架构建的区块链编写智能合约的一种特定语言(eDSL)。

由于 ink!并没有发明新的程序语言,而是通过添加简单的形式添加一些属性标签来适应 Rust 的子集,从而使它们融合在一起。成功的实现了代码量小、安全性高、可靠性高以及资源占用最少,给予了开发者最大的灵活性。这也非常的适合 DeFi 团队对于其编程高效性的需求。

同时 WASM 作为智能合约的虚拟机是未来的方向,不仅是新兴的许多公链都在采用 WASM,就连以太坊这个 EVM 的大本营,在其 ETH2.0 的规划当中都明确要将 EVM 转换为以太坊专用的 WASM——eWASM。因此,波卡既兼容当下热门的 EVM 和 Solidity,并且又提前布局前沿方向的 ink! 和 WASM,正是站稳当下迈向未来的最好写照,也是对于想要长期发展的 DeFi 项目最具吸引力的生态了。


后记

从当前多链生态的发展来看,不管是以太坊还是新兴的 BSC 或者 Heco 链,其生态内的 DeFi 项目都容易成为引爆某一条链的热门性产品,而这在过去一年中似乎验证了无数次,因此关注某一个生态内 DeFi 的发展,必然是需要我们花较多精力去研究的。

现阶段 Kusama 的平行链插槽已经进入正式的拍卖环节,后续波卡的平行链也会陆续跟进,而当平行链顺利接入波卡后,早已蠢蠢欲动的受波卡官方支持的比特币平行链和以太坊平行链,会很快接入波卡,为波卡生态的 DeFi 提供大额通用资产,以及引入众多 DeFi 项目,这势必会引发新一轮的 DeFi 竞争热潮。

像我们熟知的借贷巨头项目 Compound 早早地在波卡生态上发了一条链 Compound Chain 也在时刻虎视眈眈紧盯插槽拍卖的进展。

我们预估,在波卡生态中,DeFi 极有可能率先成为其中的落地应用,而波卡又会反过来给 DeFi 带来不同的体验,甚至碰撞出特别的火花,这也是为什么我们需要重点关注波卡生态内 DeFi 发展的原因。

舞台已经陆续搭好,表演者即将登上荧幕,波卡 DeFi 的双簧戏究竟会如何演奏,我们拭目以待!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微信号已复制,请打开微信添加咨询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