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日报在线报道,得益于区块链技术的应用,中欧铁路贸易路线已得到重大升级。
中国工商银行在四川省成都市国际铁路港安装了由区块链驱动的中欧贸易通2.0平台。
据报道,除了减少耗时的后勤文件检查外,新系统还将允许外贸公司直接从银行筹集资金,以加快现金流。
区块链
通过铁路从中国运送货物的行业过去通常要花一个多月才能到达欧洲目的地。每个过境点都必须检查文件和运单,由于翻译困难和官僚主义的束缚,后勤工作变得更加困难。
在成立的头三年零三个月中,中欧货运服务部门就完成了200次旅行。自从引入区块链技术以来,短短两个月就进行了相同次数的旅行。
工行的一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启用区块链的系统的好处使其成为托管和跟踪贸易数据的可靠平台。
“我们利用区块链的优点(例如其防篡改性质和时间戳)来形成可靠的交易数据。这可以大大提高中小型外贸企业的融资能力。”
成都国际内陆港口运营公司的陈然表示,在过去的十年中,全球贸易的执行方式发生了根本变化。他补充说:“与2007年相比,我们现在得到了区块链,物联网和大数据的支持,这可以帮助跟踪物流并显着降低货物损坏的风险。因此,对银行和客户都有更好的保护。”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