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各国正竭力推进于2050年实现零碳排计划,此举需要在原有环保技术方面实现新的突破,尤其是与可再生能源挂钩的技术,但仅仅坐以待毙并不是解决气候变化的可行之计。
欧洲政策中心(European Policy Centre)的欧洲可持续繁荣项目负责人安妮卡·赫德伯格(Annika Hedberg)于周四表示:“值得强调的是我们不能坐以待毙,坐等这些发明创造和新技术成熟。其实我们现有的很多技术都十分成熟,应该立刻展开部署,把它们应用到现实中去。”
赫德伯格曾在《财富》杂志的虚拟对话中就数字解决化方案是如何改变人们发电、储电和配电方式的议题发表过演讲。几十年来,全球用电量一直稳步增长,但城市化、企业数字化以及汽车和其他公用事业电气化的兴起,将推动电力需求量再次激增。
全球顶级咨询公司麦肯锡(McKinsey)的数据显示,到2050年,电力需求将占全球能源需求的30%,而目前这一数字为19%。同时国际能源署(IEA)预计,随着可再生能源发电成本大幅低于化石燃料成本,可再生能源将在未来十年内满足全球80%的电力需求。
但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改用可再生能源和电力也会面临独特的挑战。
英国伯明翰大学法学教授罗伯特·李表示:“很显然,我们简单地用金属经济取代以碳氢化合物为基础的经济……有很大的风险。”这里李教授所说的金属是指制造电池所需的金属,如锂。开采这些金属的过程本身就在污染环境,而如何妥善处理过期电池迫在眉睫。
欧盟已经着手准备应对泛滥的过期电池,去年通过了立法,要求电池制造商在每个电池单元上盖上一个独特的数字“护照”标签,使这一电池在保质期内都能被追踪到。李教授认为,护照计划让数字技术派上了用场。
李还表示:“像区块链这样的技术几乎保证了你能够完全追踪到某一产品,并确保该产品最终不会在某些发展中国家分解,对那里的环境和健康造成巨大损害。”
气候活动家们对区块链技术,特别是加密货币采矿技术嗤之以鼻,原因是给区块链的数据中心供电会造成严重污染。但华为技术公司公共事务战略副总裁雷内·阿诺德(René Arnold)表示,数字化的整体效益将超过其所需能源的成本。
阿诺德表示:“信息通信技术(ICT)和数字化技术确实是为数不多的例子之一,在这里大家可以看到的是,间接的减排效果实际上远远大于直接意义上单个的能源影响。” 这意味着通过数字化提升的效率所节省的能源将抵消数字化所消耗的能源。
能源供应商利用远程传感器和人工智能监督技术监测能源需求并有效分配能源的行动将产生上述这种“减排效应”。
阿诺德表示:“如果我们充分利用信息通信技术背后的潜力,那么数字化将会对环境产生积极影响,并帮助我们实现制定的气候目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转载自能源舆情,所发内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全国能源信息平台联系电话:010-65367702,邮箱:hz@people-energy.com.cn,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