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为何要发行数字货币?4月18日晚间,在博鳌亚洲论坛2021年年会“数字支付与数字货币”分论坛上,博鳌亚洲论坛副理事长、中国人民银行前行长周小川在谈到这一话题时表示,央行发行数字货币最开始的考虑并不是为了跨境支付,而是为了给14亿人口提供更加方便的支付方式。
“数字货币最大的需求还是在零售系统,还是在国内。”周小川说,数字人民币的起始点是做好零售系统的升级换代,零售系统效率提高是开展其他所有业务的基础。在此基础之上,批发系统、跨境支付操作才具备可能性,发展数字人民币的初始动机并不是将其用于跨境支付。
周小川
目前,全球多国央行纷纷进入数字货币研发、试点及落地阶段,有超过60个国家在数字货币的赛道上竞跑。对此,周小川表示,发展央行数字货币应尊重各国央行的货币主权,利用数字技术可以大幅度提高方便性,但不应采取某一种货币“一统天下”的做法。
众所周知,数字货币事关国家主权。周小川指出,每个国家有宏观调控的情况,有自己的货币主权,在制度上和别国不一样,有些国家还有一定的外汇管制,不是那么容易取消的。因此,如果发展央行数字货币,很多国家都会有各自的央行数字货币,均以本国货币为基础,在使用过程中会有不同的规矩,这种情况下,数字货币跨境使用的互操作性是很复杂的。
周小川的观点得到了泰国银行助理行长瓦奇拉的认同。虽然泰国是从批发型央行数字货币起步的,但瓦奇拉也认为,数字货币跨境支付非常复杂,对于外汇管理和资本流动管理都有影响,在起步时泰国已考虑到货币政策的传导性等问题,并借助二元模式来缓释金融风险。
论坛现场
自2019年起,数字人民币试点、测试相继在深圳、苏州、雄安、成都四地及北京冬奥会场启动,不断探索了新“玩法”和运营形式。到2020年10月,增加了上海、海南、长沙、西安、青岛、大连六个试点测试地区,未来,试点区域还将进一步扩大。
数字人民币何时能推广到全国?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李波表示,虽然目前尚无具体时间表,但在全国推广之前,央行必须扩大试点项目范围,比如,在即将到来的北京冬奥会,数字人民币就可被国内外来宾所用。同时,还要打造基础设施,提升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并建设相应的法律和监管的框架。
李波线上参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