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十年,包括比特币在内的数字货币的市值出现了惊人的增长并成为了一股重要的经济力量。不过,比特币有没有内在价值?以及如何计算这些数字货币的公允价值或内在价值却让经济学家和投资者都犯了难。
估值是投资的前提,而比特币估值难或许正是这一数字货币价格急涨急跌,波动异常剧烈的一个根本性原因。当前有关比特币及其他数字货币的估值方法有很多,有的基于稀缺性,有的基于网络效应,或者是生产的边际成本。
比特币公允价值的计算方法:预期价值(Expected-Value Based)
如果把比特币等同于股票或债权,就可以采用定价模型估算它的预期价值。而所谓的预期价值,指的是归属于一项投资未来回报的折现值。不过,比特币并不派发股息或利息,因此它的预期价值只能来自于投资者对于底层技术以及这只数字货币颠覆甚至变革性潜力的坚定信念。这种比特币的估值方法类似于对尚未盈利的初创公司或年轻科技股的估值。一旦预期价值确定,我们就可以估算比特币当下的公允价值。
供需(Supply-and Demand-Based)
我们还可以采用供需原则获得比特币的价值。跟其他市场一样,比特币市场通过买卖双方的不断互动发现价格。如果需求高于新挖掘出的比特币的数量,比特币的公允价格就会被推高。跟很多资产一样,比特币的供给也是有限的(到2140年到达恒定产量的2100万枚),但不同于其他有限供给的证券,比特币的新供给无法通过法令或股东或董事会的投票增加。因此,比特币的价格本质上与它的稀缺性有关,这让比特币的价值更加类似于稀有棒球卡或艺术品等收藏品。
供需分析的另一个视角是存量和流量的比较,也就是所谓的库存流量比率(stock-to-flow ratio)。就比特币来说,每四年比特币就会发生一次减半事件,即每一个挖矿区块发现的比特币的数量减少50%。比特币减半导致新创造出来的供给相对发行在外的存量减少,从而提高库存流量比率。问世以来,比特币的价格就一直跟踪不断提高的库存流量比率。每次比特币减半,我们就会迎来一轮牛市并带动比特币价格创新高。
网络效应(Network Effects)
如果我们不把比特币视为一种资产而是一个网络,那么它的价值会随着网络本身的规模和稳健性的上升而增加。这里所说的“网络效应”,指的是挖掘数字货币的用户或节点的数量。梅特卡夫定律最初是用来解释电信网络的价值,该定律指出,一个网络的价值跟用户(或节点)数量的平方成正比。从这个视角出发,随着比特币网络的扩大,它的价值也会呈现指数式增长。
生产成本(Cost of Production)
计算比特币内在价值的最后一种方法是将它视为一种类似于石油或白银,可以生产出来的大宗商品。多数大宗商品的价格是由它们的边际成本——即每一单位新增生产的产品带来的总成本的增量——来驱动的。这一经济理论认为,很多生产相同产品的厂商(比如说比特币挖矿公司)在市场上相互竞争,最终的结果是将产品的销售价格向边际成本不断拉低。
因此,即使需求低于供给,生产商也不愿以低于生产成本的价格亏本销售产品。从这个角度分析,比特币的价格驱动力应该也存在类似的逻辑。
不过,相比开采矿石或生产类似桌椅等商品,比特币生产的一个重大差异是需求的上升无法刺激生产商生产出更多的比特币,因为比特币每10分钟生成一个区块。因此,价格的上涨会驱使新的更大规模的矿商加入这一网络,但生产出来的比特币的数量还是一样的,变化的是开采的难度上升了。最终的结果是,供给没有增加,但生产的边际成本不断上升。最近已经有研究显示,随着时间的推移,生产成本预计比特币市场的准确性相当高。
小结
根据比特币的需求,公众对于这一数字货币价值的认知,以及矿商和使用者网络的不断增长,比特币的价值一直处于变动之中。随着矿商的不断加入,挖矿的难度也不断增加,生产成本也相应提高。即使我们能够计算出公允价值,也无法改变数字货币是波动最剧烈的投资品种之一这一事实,这就要求投资者必须做好尽职调查。不过,为了提高获利或者仅仅只是玩玩的目的,我们都有必要了解如何计算数字货币的公允市价。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