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虚拟货币算力型公司?

前两天跟大家讨论了市面上IPFS项目的几类公司,有部分读者对算力型公司存有些许疑问。今天,小克就从FIL产币背后的原理跟大家做个简单说明,仅作为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入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如何看待虚拟货币算力型公司?

第一,投入对比售价。投资人买的算力实际上是租赁的算力公司已封装好的矿机存储空间。而所有的矿机都是需要封装的,封装需要质押币和Gas消耗,目前单T所需质押币大概在9.5左右,Gas费大概3个左右(64G扇区),近几日币价在1000元左右。市场矿机价格取较低值1200元/T,成本粗略计算在13700元左右。

其中9.5个质押币是会在540天之后解禁归还的,所以要问清楚质押币是否属于投资人自己。不难看出,投资人选择算力公司有点类似于“借鸡生蛋”,售价与成本的差额可以看做是租金费用,也可看成是利息差。


如何看待虚拟货币算力型公司?

第二,时间推算。FIL矿机是集群式存储挖矿,据小克了解,目前单个矿机最小的存储量也不会小于60T(实际存储空间)。我们认购的算力只是属于其中的一部分,要想矿机内部每T产币效率达到最大,就必须把所有存储空间封装满。封装不满就会出现产币效率达不到全网平均算力水准的情况,导致产币量较低。

目前封装速度最快是每天1T,达到这个封装速度需要满足整台矿机是满质押满Gas的前提。假设以60T矿机为例,想要每天能封装1T,大概需要60*9.5+3=573个FIL币左右,换算为成本就是57.3W左右。因此投资人在购买算力之前要看一下购买之后的产币时间,大致推算一下是否符合常理。


如何看待虚拟货币算力型公司?

如何判断

综合以上两点,算力公司的好处是为投资者提供了更低的参与门槛,弊端是需要算力公司自己承担前期质押币和Gas所需的FIL币成本,以及矿机上架调试,封装的时间成本。因此,判断所选算力公司是否合适,首先需要明确产品收益周期是否符合理论逻辑,其次可以了解下该公司的资金实力,矿池规模,节点算力,售卖体量。

如有一点不满足应有要求,算力公司很可能产生超卖现象,用投资人的本金去垫付上一期新上架矿机封装所需的成本。久而久之,要么挖矿效率低,达不到预期产币量,要么兑付期限延迟,拉长投资人实际落袋回本周期。

当然这里面最大的变量是币价的波动,如果算力公司没有足够的FIL储量,后期质押消耗所需成本会受到二级市场币价波动的巨大影响。盘子太大的话还有可能发生系统性风险,导致投资人血本无归。

小克再次提醒大家,擦亮双眼,理性选择。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微信号已复制,请打开微信添加咨询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