币圈二哥以太坊ETH的前世今生

以太坊(英文Ethereum)是一个开源的有智能合约功能的公共区块链平台,通过其专用加密货币以太币(简称ETH)提供去中心化的以太虚拟机来处理点对点合约。以太坊的概念首次在2013至2014年间由程序员Vitalik Buterin受比特币启发后提出,大意为“下一代加密货币与去中心化应用平台”,在2014年通过ICO众筹开始得以发展。

2013年年末,以太坊创始人Vitalik Buterin发布了以太坊初版白皮书,启动了项目。2014年7月24日起,以太坊进行了为期42天的以太币预售。2016年初,以太坊的技术得到市场认可,价格开始暴涨,吸引了大量开发者以外的人进入以太坊的世界。中国三大比特币交易所之二的火币网及OKCoin币行都于2017年5月31日正式上线以太坊。被视为“比特币2.0版”,采用与比特币不同的区块链技术“以太坊”(Ethereum),一个开源的有智能合约成果的民众区块链平台,由全球成千上万的计算机构成的共鸣网络。开发者们需要支付以太币(ETH)来支撑应用的运行。和其他数字货币一样,以太币可以在交易平台上进行买卖 。


币圈二哥以太坊ETH的前世今生

比特币经常被称之为“全球账簿”,尽管这个账簿记录的仅仅是一种货币——比特币的全部账单。相应的,以太坊可以被看作一台“全球计算机”:一个任何人都可以上传和执行应用程序,并且程序的有效执行能得到保证的地方,这种保证依赖的正是以太坊系统中鲁棒性极强,去中心化的,由全球成千上万的计算机组成的共识网络。以太坊,以应用于比特币和其他系统中的区块链技术作为基础,同时,也以比特币和其他系统中的密码学和经济刺激手段作为计算安全性的保证。但是,由于其对于编程语言的支持,以太坊得以开启更大的可能性。


币圈二哥以太坊ETH的前世今生

数量

比特币总量是不变的,为什么以太坊总量无上限?以太坊是作为一个去中心化的平台诞生,旗下的以太币并没有数量上的限制,2014年7月/8月间,为众筹大约发行了7200万以太币。这些币有的时候被称之为“矿前”。众筹阶段之后,以太币每年的产量被限制在7200万以太币的25%,目前,每产生一个新区块就会产生5个新以太币。计算一下,如果每14秒挖出一个区块,一年有3150万秒(365x24x60x60),这意味着每年有225万个区块被挖出来。225万个区块,每个区块5个以太币,也就是每年会产出1130万个以太币。


币圈二哥以太坊ETH的前世今生

ETH它不受全网算力影响,币圈一半的币都是基于以太坊框架上发行的;ETH不仅仅是一个币,它最大的价值是它在币圈的应用,以太坊是 区块链第一公链,没有任何币能够取代以太坊公链位置!

以太坊是一个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开放软件平台。这个区块链托管在世界各地的许多计算机上,使其去中心化。每台计算机都有一个区块链的副本,在对网络实施任何更改之前必须达成广泛的协议。

以太坊区块链与比特币的相似之处在于,它记录了交易历史。但是,以太坊网络还允许开发人员构建和部署去中心化应用程序(“ dapps”)。这些也与交易记录一起存储在区块链上。以太坊是一种加密货币吗?

以太坊本身本质上不是加密货币-以太坊一词指的是数字平台。实际令牌(用于在网络上付款)称为以太币。换句话说,以太是以太坊网络的“加密燃料”(或加密货币)。在交易方面,您看到的价格将指以太币。但是,您通常会看到称为以太坊的加密货币。


币圈二哥以太坊ETH的前世今生

挖矿

以太坊,和所有区块链技术一样,使用激励驱动的安全模式。任何在网络上宣称自己是矿工的节点都可以尝试创建和验证区块。世界各地的很多矿工都在同一时间创建和验证区块。每个矿工在提交一个区块到区块链上的时候都会提供一个数学机制的“证明”。这个证明就像一个保证:如果这个证明存在,那么这个区块一定是有效的。为了让一个区块添加到主链上,一个矿工必须要比其他矿工更快的提供出这个“证明”。通过矿工提供的一个数学机制的“证明”来证实每个区块的过程称之为工作量证明,证实了一个新区块的矿工都会被奖励一定价值的奖赏。每次矿工证明了一个新区块,那么就会产生新的以太币并被奖励给矿工。

以太坊挖矿难度

区块的难度是被用来在验证区块时加强一致性。创世纪区块的难度是131,072,有一个特殊的公式用来计算之后的每个块的难度。如果某个区块比前一个区块验证的更快,以太坊协议就会增加区块的难度。通过调整区块难度,就可以调整验证区块所需的时间,即爆块速度。验证时间的自我调节来保持以恒定的速率产生新块。


币圈二哥以太坊ETH的前世今生


以太坊为什么能用于发币

因为有智能合约的存在,可以通过合约来约定众筹的代发币最终会进入用户账户,并且因为代币使用相同的标准ERC20,这样代币直接的兑换和DAPP支持在以太坊生态上就会变得容易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微信号已复制,请打开微信添加咨询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