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卫生人才网(中国地图)

中国卫生人才网(中国地图)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刘美麟实习生时嘉北京报道。

作为实现元宇宙体系交易秩序的基石,NFT无疑是人们关注的焦点。

11月24日,柯林斯字典在推特上宣布,NFT击败了“Double-vaxxed”和“元宇宙”等候选人,获得2021年度词汇。

NFT (Non-Fundable Token),翻译过来就是非同质通行证,意思是借助区块链技术注册一个唯一的数字证书,记录艺术品或收藏品的资产所有权。作为一个数字证书,NFT只是一个虚拟身份,并不代表一个艺术品或一虚拟货币交易个对象实体。与比特币、以太坊等同质通票不同,非同质通票具有唯一性、不可互换性和不可篡改性。

换句话说,收藏家可以通过购买NFT获得独特和独家的物品。正是NFT的稀缺性使其成为全球互联网“新星”。

“今年年初,我看到了海外关于NFT的报道,起初我只是好奇。真正介入这件事是从六七月份开始的。”港大研究生、插画师田瑞通过港大老师的分享,更多地了解了NFT的理念和未来发展趋势。

“肯定会有积极作用。”基于老师的推荐和他的职业敏感,田瑞判断NFT可以通过数字创作的方式推动版权保护和越来越多的当代艺术,所以他决定不再观望。他找到了国内的数字收藏交易平台阿里拍卖、NFTCN等。并在第一时间成为阿里拍卖最新版块“数字拍卖”的签约艺人。

10月1日,田瑞原创手绘系列第一批NFT作品《童话》上线阿里“数字拍卖”板块。这一天,他感到新奇和期待,于是频频刷手机查看拍卖进度。现在,他已经在阿里拍卖上发布了四批大约60幅NFT的原作。这些加密的数字艺术品都已经拍摄成功,NFTCN上的作品已经卖出了一半以上。

需要指出的是,继数字艺术和数字时尚之后,NFT虚拟世界也成为了NFT的热门产品。最新数据显示,11月虚拟土地NFT总市值升至46亿美元,同比增长228%。12月10日,NFTCN在Bigverse微信官方账号宣布推出“荆灵空房”,出售虚拟空房内的房屋资产,这是国内“NFT+房产”模式的一次试水。

尽管海外NFT正迅速向各个领域扩张,但受国内法律法规的限制,仍在探索中国本土化合规发展之路。NFT在中国的未来前景值得进一步思考和讨论。

进入“万物皆可为NFT”的全球化时代

NFT爆炸的背后,是数字加密理念的发展和区块链技术的不断迭代。

“‘加密交易卡’…单向函数、数字签名和随机盲方法的混合。这是一件多么完美的作品,值得珍惜,并展示给你的朋友和家人。”这是高级密码学家哈尔·芬尼在1993年提出的数字现金的想法,也是NFT的雏形。

2012年出现的ColoredCoin让很多人意识到将资产投入区块链的前景。2014年,对手方发布的meme Sad Frog NFT应用开启了人们对数字资产内容的想象空。2017年,基于以太坊的公链生态成功构建了首个NFT应用项目CryptoPunks,开创性地将图像引入加密资产的概念。

随着企业和资本的不断进入,世界迎来了“万物皆可为NFT”的时代。今年3月,美国数字艺术家Beeple的数字作品《每一天:前5000天》是一幅5000幅数字作品的拼贴画,创下了数字艺术拍卖的新纪录,成交价高达4.51亿元。这位Twitter的联合创始人首次参加了NFT的一场拍卖,最终以超过291万美元(折合人民币约1860万元)的价格成交。一位美国导演甚至以85美元的价格出售了他的放屁音频。

在这个过程中,名人引流使NFT赢得了世界的关注。美国明星库里花了18万美元买下了NFT猴头,而埃隆·马斯克在20分钟内以近600万美元的价格拍卖了一首NFT的歌曲。

在媒体和社交平台的宣传和炒作下,海外NFT交易规模相当可观。根据DappRadar发布的11月行业报告,截至11月30日,当月NFT交易额达到37.6亿美元;在所有协议(包括以太坊、Flow、BSC、Solana和WAX)中,前100个NFT藏品的收藏品市值约为180亿美元,比10月份的市值高出6.6%。

然而,NFT的受欢迎程度也引来了多重质疑。今年以来,以OpenSea和SuperRare为首的交易平台迅速启动了近千万美元的A轮融资,被外界质疑为“圈钱”。12月9日,NFT艺术家Pak证实,同一个NFT在他的Merge项目中被出售了两次,被用作宣传点以确保资产安全的加密数字作品存在交易漏洞。

更大的问题指向NFT流通价格和价值之间的关系。“与纯手绘或板画技法表现的原画相比,遵循程序算法批量生产的‘国际潮流’和‘生成艺术’的像素画,在当前的数字收藏市场上似乎更受追捧。”田瑞认为,无论用什么手段来呈现作品,创作者在作品中“独特的精神信息和视觉品味”才是一幅画的核心价值。然而,在目前的NFT市场上,数字藏品的“价值与价格”仍然有很大程度的错位。

NFT概念的真实性辨析

与海外国家相比,国内NFT市场相对保守。值得注意的是,国内大多数交易平台上的数字加密权证与海外NFT的最初概念并不一致。

从区块链的角度来看,国内三大交易平台腾讯魔芯和阿里系的阿里拍卖、蚂蚁链粉条分别由知心链、蚂蚁链、新版链、树图链提供技术服务。与全球最大的NFT交易平台OpenSea的底层区块链以太坊不同,上述三个平台都是基于联盟链(私有链)的,不具备公有链的去中心化特征。也就是说,我国的加密数字权证交易平台有一定的准入标准,接入联盟链、发布加密数字产品都是由平台监管的。

事实上,NFT收藏家在中国的权利也受到限制。魔芯、阿里拍卖、蚂蚁连锁粉条都不出售作品所有权,所以大部分加密数字产品都是以数字收藏的名义进行交易。海外NFT买家可以获得作品的所有权和知识产权。

此外,与公链对用户任意支配资产的中立态度不同,国内的NFT交易平台也对交易原则做出了严格的规定。阿里拍卖和蚂蚁链粉条发布的数字藏品只能在交易后免费捐赠,数字版权在转让90天后可以再次拍卖。魔芯上的连载数字馆藏连转让权都没有。

最后,国内网上NFT产品单调。海外早已进入“万物皆可NFT”的时代,而国内在“重平台轻用户”的运营模式下,主流交易平台上的加密数码产品集中在数码影像艺术、数码音乐、数码潮流游戏等领域。

对此,亿邦国际研究院首席研究员刘宏伟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指出,NFT目前真正需要解决的最大问题不仅仅是艺术品数字化的应用,而是将传统概念中的非标资产引入区块链。

基于国内外NFT交易平台在区块链技术支持、产品流通、产品类型等方面的差异。,“腾讯和阿里的产品不能算是标准的NFT。你可以理解为基于一个IP或一个作者的限量版数字作品,但只是以类似于《NFT》的方式进行流通。”刘宏伟这样评论道。

事实上,国内仍有一些与以太坊互联的NFT交易平台,发行与海外无异的NFT产品,但这并不是国内加密数字交易的主流。以目前发展规模最大的NFTCN为例。这个平台兼容ETH (public chain),率先采用Layer2技术,将交易费降低到33元人民币,远低于OpenSea几十块钱的气费,为国内NFT作者在国际上推出作品提供了通道。虽然NFTCN具有去中心化、开放程度更高的特点,但平台实际交易量无法与阿里拍卖相匹配。

基于高速迭代技术发展起来的NFT并不是一个固定的概念,它的内涵随着实际应用的变化而扩展。原标准NFT的最小单位是1,不可分割且稀缺,部分单价过高的产品难以实现流通。

“现在区块链世界正在探索NFT的分裂,把NFT分成N份。比如荣宝斋制作的现代艺术家的画作《NFT》,临摹了一定数量的原作,并以有限的复制品中的一幅作为最小单位1。但事实上,根据同一幅画可以有许多NFT的复制品。”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很难说一个技术手段是真是假。一旦应用到社会上,必然会畸形。这种变形并不意味着技术变得‘假’了,而只是其合规的过程。”大成律师事务所肖飒律师认为,NFT技术还没有那么成熟,需要和相关法律结合起来。

“虽然NFT的应有之义是去中心化,但是在数字版权上,由于我国相关法规的规定,独占许可是不可避免的,这是出于安全的考虑,也是监管的需要。讨论NFT技术的真实性和局限性,不如讨论如何在合规的前提下开发一种新的金融技术。”

强监管模式下的NFT发展

究竟是什么制约了NFT在中国的发展?

NFT在中国的发展与法律红线和强有力的监管模式密切相关。大成律师事务所肖飒律师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公链往往导致可兑换商品范围的过度扩大,使得相关的NFT被认为是人民币在市场上流通的替代品,存在违反《人民银行法》第二十条和《人民币管理条例》第二十八条的风险。

今年9月24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关于进一步防范和处置虚拟货币交易投机风险的通知》,强调了虚拟货币的本质和交易的非法性。因此,国内主流的NFT交易平台应该进行调整。如果说今年10月腾讯魔芯和阿里蚂蚁粒子将“NFT”一词改为“数字收藏”,从根本上规避了虚拟货币与NFT直接转换的风险,那么平台取消或弱化转账机制,就是弱化NFT产品的货币属性,从根本上防止天价炒作的发生。

尽管元宇宙的概念仍受到多方质疑,但虚拟世界作为全球技术和商业的发展地图,似乎正变得越来越重要。

事实上,国家层面已经在积极准备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2019年,京枣科技联合国信息中心、中国移动、中国银联共同启动区块链服务网络(BSN)建设。

枣科技CEO何一凡曾表示,“将公链授权,使其成为部署在BSN生态、接受监管的开放联盟链,是公链科技进入中国、在中国合法合法发展最直接有效的方式。”枣科技今年10月透露,计划在2022年1月底前全面启动NFT基础设施。

“BSN是区块链的国家级基础设施。它采用联盟链的形式,有准入制度。链条上的循环在可控范围内。不像以太坊,目前偏向于B端。”刘宏伟表示,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国内NFT的发展路径是以传统拍卖行和艺术策展人为主导,个人原创艺术家和各类文化IP也将陆续涉足NFT领域。“在监管和风险控制的配套措施到位之前,不会对个人开放。”

刘宏伟进一步指出,NFT在中国的发展还有一个关键点:在最后结算时必须采用法定货币制度。“即使部分NFT基于国有公链发行,也可以通过与其他区块链的跨链连接实现更广泛的流通;但最终回国进行资产结算时,还是必须使用人民币。”

接下来,为了引导加密数字通行证的合规发展,国内关于NFT的法律将更加明确。“首先是监管会逐渐明朗。从传统金融的角度来看,我国出台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来说明反洗钱问题,金融机构也出台了相应的措施来控制洗钱。法律规定和措施明确了反洗钱义务的主体及其责任。但对于涉及NFT的虚拟艺术品的流通,国内还没有明确的监管办法和规定,未来应该会有所完善。”肖伟这样分析。

今后,NFT所涉及的相关权利和义务将逐渐清晰。“以版权保护为例,同一个艺术品是否可以上传到几个区块链,是否被多个不同的没有专有权的NFT绑定,出售NFT后作者的权利是否穷尽,也是法律未来需要完善的领域。”肖伟说。

更多信息请下载21金融APP。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微信号已复制,请打开微信添加咨询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