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说实话,随着ETH在以太坊的如此成功,相当多的人质疑ETC的必要性。
但是我个人感觉ETC的存在是一个监督者一直在督促ETH成长,逼迫ETH不要犯错。
一旦ETH走错了路,失去了人心,市场很可能会转向ETC这个“真正的”以太坊。
引文
其实说起ETC(空灵经典),当然不得不提它是怎么诞生的。
2016年震惊业界的道黑客事件中(因为篇幅较长,可以自己动手),一个价值360万的以太坊被黑客盗走。
为了挽回损失,神V和以太坊大部分参与者都给出了回滚交易的方案。但也有人认为以太坊如果这样操作,会违背区块链的去中心化和不可改变的精神,进而与货币之王——BTC的巅峰之作“代码即法律”的理念背道而驰。
所以有人坚持在原链上挖掘,这样通过硬分叉形成了两条链。一个是不承认回滚交易的链,即以太坊(ETC),另一个是承认回滚交易的链,即以太坊(ETH),目前仍是市值第二。
正文
我开头说过,ETC一直是ETH背后的猎人,随时准备取而代之。他拥有最原始的价值,从上线之初到现在的所有数据记录和智能合约,从来没有因为任何理由被任意回滚和修改。
让我们比较一下ETC和ETH:
ETC平均交易速度14秒,升级后维持在10-14秒;
ETH的平均交易速度是25秒,升级后会有所提升。
ETC的开发决策基本上是由社区参与的三个松散合作的团队反馈的;
ETH是以太坊基金会在社区的参与下制定的,大部分已经开发出来了,也就是技术开发比较集中。
从总量上看,目前ETH没有上限,每天新增约3万个ETH,每年新增约1100万个ETH;
而ETC固定总量2.1亿,最高2.3亿,每500万块减免20%。2017年12月的第一次减产,应该是他今年3月的第二次减产。
今年1月12日2020,以太坊ETC升级了Agharta硬叉。据了解,Agharta硬叉旨在让以太坊兼容以太坊,实现ETC和ETH网络的互通,不断丰富以太坊的生态和应用场景;
ETH正在准备并逐步升级ETH2.0,ETH将由原来的POW(工作量证明机制)转换为POS。(股权证明机制)
这是什么意思?
我上面说的都是为了说明:
从ETC的理念来看,它比ETH更认同“法典即法律”;
性能方面,相对优于ETH;
与总量相比,有硬顶,产出是通缩的;
技术上可以实现ETH的功能。
以上都证明了ETC有可以替代ETH的基础。
未来,ETH将从POW转换为POS机制。我知道ETH的用户和粉丝比ETC多很多很多倍,计算能力是ETC的10倍左右。
一旦ETH完成机制转换,原来的矿工会怎么做?他们必须找到猫币(猫币第二天会清零吗)自己的出路,对吗?ETC是否已经成为他们唯一或者最好的选择之一?
我们来看看最近的一则新闻。
ETC有足够两年的营运资金,而且有不止一个捐助机构,包括对货币区块链相当看好的gray scale investment(与我无关)。
此外,我们还可以看到,2月12日,灰度投资公布了其投资数据。
除了比特币,ETH和ETC是第二和第三大最受投资者欢迎的加密货币。
从上图和下图可以看出,灰度投资不仅是对ETC的资金支持,也是一项很有前景的投资。
因为在接下来的报道中,ETH和ETC的投资热度显示了排名的紧密联系。
从这两点来看,灰度投资应该是比较看好ETC的前景的,也有一些投资在里面。
再者,1月31日,根据longhash的报告,POW支持的代币行业占比居高不下,达到82.92%,约2100亿美元。
POS和DPOS只支撑了6.78%的行业,市值175亿美元(当然如果ETH完成转换,还有近300亿美元的市值转换)
所以,即使POS和DPOS在未来可以逐渐增加他们的比例,他们在短期内仍将是POW的天下。
经过以上的证明和分析,我最后看一个特别有意思的数字,昨天公布的主流货币算力数据图。
我们只关注ETH和ETC,它们的计算能力相差近十倍,一旦ETH完成机制转换,原来的计算能力很可能会切换到ETC。
那么,我们都知道,计算能力的成本和金钱的价格是互补的。如果把ETC的计算能力提高到ETH的水平,或者说依赖于ETH的水平,那就意味着钱的价格也会依赖于ETH,空之间的利润是如此的令人垂涎三尺!
结语
根据以上分析,ETC具备了媲美ETH的一切基础,而ETH机制转型将使得大量矿工不得不选择转投ETC。
由此看来,ETC的升值潜力似乎是巨大的。
但是也有一些风险点。
第一,ETH粉丝不一定会转会,粉丝的忠诚度才是币价的坚实基础。
第二,ETH用户不一定会动,ETH仍然是ICO的主要生产基地,ERC20用户仍然很多。
第三,ETH在大家心目中的地位已经根深蒂固,似乎很难撼动。
第四,ETH有神V的灵魂,很多人还是跟着神V走。
因此,这是对ETC的一次赌博,它是ETH的一个硬对手。能否在这种有风险的机制转换中取代ETH,或者分化一部分支持者?
让我们拭目以待。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