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监管和执法,采用加密货币就没有前途

中美英加密货币投资调查,年轻人、新中产的看好是否就是风向标? | 星球日报

加密货币取决于监管机构创建保护消费者的框架并使投资加密货币更加受欢迎的能力。

价值交换的基础是信任。两方之间相互信任的程度越高,进行交易的信心就越大。不仅进行大量交易,而且还进行更高价值的交易。

在创建去中心化环境时,比特币(BTC)和其他加密货币无疑取得了很多成就,在这种去中心化环境中,区块链消除了信任另一方的能力。已经了解这一点的铁杆爱好者是最愿意接触他们的保险箱并为加密货币革命注入金钱的人。然而,事实是,普通消费者还没有达到这一点。

一些自由主义者可能不想听这件事,但是为了使加密世界达到临界质量,它需要更广泛的采用,并且普通消费者将需要另一层保护。他们需要一套规则,当事情出现问题时有人要抱怨。

有这个水平

区块链技术无疑在允许参与者在不信任的环境中交换价值方面做得非常出色。如果您不共享私钥,那么没有人可以窃取您的价值。向新铸造的加密货币持有者讲授这对于让他们买入证券至关重要。

尽管许多人认为下一步是采用的障碍,但加密货币领域的监管无疑会加速它的发展。我们为消费者增加的安全网层次越多,新的投资者和采用者就越有信心参与其中。

规则让自由统治

《银行保密法》于1970年代生效,是美国有关反洗钱和恐怖分子融资的第一部重要立法。实质上,这迫使银行与美国政府合作打击金融犯罪。在2001年9月对世界贸易中心的恐怖袭击之后,《爱国者法案》诞生了,进一步开放了银行与政府之间的沟通渠道。

快进到2019年,一个名为“ 金融行动工作组”的国际理事机构将旅行规则扩展到不仅包括银行,还包括虚拟资产和交易所。该规则规定,虚拟资产服务提供商必须共享交易价值1000美元或以上的资产的用户的身份。

跟踪和提供这些信息听起来很简单,应该那样做。但这也意味着虚拟资产服务提供商需要完成所有其他任务才能合规,包括:

确定典型的加密交易的外观,以便它们可以发现表示潜在犯罪活动的异常模式。
定期检查客户的钱包。
与其他虚拟资产提供商和授权机构共享可能被列入黑名单的客户列表。
与虚拟资产提供商和授权机构共享“了解您的客户”信息。

FATF旅行规则固有的挑战无疑是非常现实的挑战。首先,它需要许多运行区块链项目的虚拟资产提供商的买入,并使用不同的技术进行交易所。这使得在粒度级别上跟踪客户信息更加困难。也就是说,旅行规则的好处将超过这些挑战。它超越了大多数加密服务提供商遵循的典型KYC程序。KYC主要涉及组织的内部流程。本质上,旅行规则更为广泛。它推动虚拟资产提供商和政府透明化。它的目的是超越各个国家遵循自己的有关加密货币的规则的想法。

可以在不久和将来帮助监管机构的工具

加拿大安大略省证券委员会最近裁定,在塞舌尔群岛以外运营的加密货币交易所BitMEX没有经过适当注册才能为该省居民提供服务,因此必须停止接受安大略人的新注册和交易。

这些裁定中的更多将继续浮出水面,迫使虚拟资产服务提供商进行调整和遵守,或者承担与在雷达下开展业务有关的风险。对于加密业务和投资者而言,前者而非后者是更好的长期主张。

有多种工具(并且还会有更多工具)可以帮助监管机构继续开发更好的框架。它们使普通消费者可以通过任意数量的经过适当审查的斜坡进入加密货币市场,从而感到更自在。

大多数狂热的加密货币交易员都熟悉区块链浏览器(无论是公开发行的还是由私人公司开发的高级浏览器),其目的是更深入地探究交易的起源。这为执法人员提供了跟踪被盗资金,洗钱和使用加密货币进行的犯罪购买所需的技术。执法行动增加了对生态系统的信任,使其更安全地被广泛采用。

还开发了风险评估解决方案,使市场参与者(包括交易所和个人)能够查看对手方钱包或拟议交易是否带有风险。这些知识将使交易所避开被盗资金,洗钱和不良行为者。这再次增加了对生态系统的信任。

加密监管的未来正在发生

就在最近几天,代表美国所有州和领地的监管机构国家银行监管者会议宣布了针对支付公司,货币服务业务和加密货币公司的新监管框架。此次发布仅不包括蒙大拿州,哥伦比亚特区和波多黎各。

这个新框架要求主要付款提供商(例如Western Union,PayPal和76个其他货币服务以及与加密相关的企业)对其AML行为进行彻底检查。总体而言,这个新框架将规范负责每年转移超过1万亿美元客户资金的支付服务。

最终,FATF旅行规则的发布和更广泛的影响将使企业和市场参与者对跟踪交易数据,参与适当的KYC协议负责,并为新旧加密货币采用者提供新的保护层,从而增加了投资的责任在加密货币中,一个更受欢迎的主张。

日益严格的监管和执法是导致现在和将来数字资产采用率呈指数级增长的途径。它不可避免地要来。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微信号已复制,请打开微信添加咨询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