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向「链上高速公路」前,以太坊扩容还需解决哪些问题?

丹佛 ETH 会议结束后,市场参与者讨论了几个令人兴奋的新想法,以解决 rollup 领域日益严重的状态碎片化问题。

在这次活动中,领导者、建设者和远见卓识者们重温了以太坊从2020年开始的以 rollup 为中心的路线图;从那时起我们作为一个行业所走过的历程;以及新的路线图是如何为二层生态系统带来爆炸性增长的。事实上,仅在过去一年中,锁定在二层的总价值就增长了 230% 以上。

随着这种增长,自然而然地出现了下一步发展:模块化扩展设计。虽然模块化区块链(即专门执行特定功能的网络)满足了近期对更低交易成本的需求,并提供了全新的应用设计,但丹佛的思想领袖们一致认为,模块化扩展仍面临着显著的挑战。这些问题在以太坊生态系统引入新的 rollup 时尤为明显,因为新的 rollup 会加剧功能拆分的问题。

「每个 rollup 都存在于孤立的环境中。」以太坊基金会开发者 JustinDrake 在谈到以太坊 rollup 架构当前的技术问题时说得很清楚:我们面临碎片化问题。

模块化扩展错在哪里?

在一个完美的世界里,以太坊扩展解决方案将保持通用同步可组合性,实现网络上交易的无缝交换和实时结算。但在现实中,每个 rollup 都存在于一个孤立的环境中,既不了解其他 rollup 状态,也不了解以太坊。

状态碎片化从根本上损害了以太坊生态系统的原则网络效应,增加了互操作性协议的复杂性(和风险),客观上导致了开发者和用户体验的恶化。更糟糕的是,对价格敏感的应用程序被迫运行特定于应用程序的基础设施,以避免通用 rollup 的拥堵费,从而进一步加剧了状态碎片问题。

那么,我们是怎么走到这一步的?

网络效应

在全局状态的网络效应原则上妥协(即以太坊是「世界计算机」的想法),也许是模块化区块链无法兑现其作为扩展解决方案圣杯的承诺的一个更明显的原因。

首先,整个L2生态系统缺乏统一的流动性,这为希望进入单一网络的用户设置了准入门槛,不管是出于交易、交换还是质押的需要。

「应用程序专用链的定制是否值得?」

应用程序创始人和开发者进入的另一个障碍是所有链上的用户分布。这意味着应用程序创建者和开发者需要扪心自问,特定的链是否拥有其特定应用程序所需的适当类型的用户。例如,如果Web3应用程序的创始人希望部署在X链上,因为它的交易费用低、「可扩展性」好,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该网络已经迎合了DeFi用户群的需求,该怎么办?

在L2诞生之前,由于用户普遍生活在一个单一的区块链世界中,因此应用程序创始人只需在以太坊主网上进行部署,而无需询问用户群。然而现在,随着时间的推移,模块化区块链带来了无限的架构可能性,导致区块链在一个单一的、独立的状态或特定于应用程序的区块链中,为利基垂直利益量身定制。

这就产生了一个问题:应用程序专用链的定制是否值得?

互操作性的复杂性:何时是尽头?

在整个加密货币行业中,桥接黑客攻击造成的资金损失超过28亿美元。如今,用户已对桥接黑客变得麻木。不幸的是,如果我们继续忽视L2状态碎片化的现状,无法就解决方案达成共识,那么黑客攻击的数量只会增加。

值得注意的是,互操作性问题一直以来都极难解决,也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灵丹妙药,但以L2生态系统的发展速度和大量应用程序专用区块链的出现,互操作性和状态碎片化问题只会不断升级,变得更加复杂。

开发者和用户体验下降

基于上述观点,互操作性的复杂性只会给在任何特定网络上进行开发的开发者带来更多的挫败感和碎片化。开发者不应该担心他们部署的应用程序能否成功扩展、维持低交易成本并最终满足用户需求。

简而言之,开发者的注意力应完全集中在构建一套应用程序上,以推动下一个十亿用户加入Web3。然而现在,开发者正围绕着错综复杂的网络抽象来提供无缝的用户体验,这最终会分散开发者的注意力,给他们带来不必要的工作量。

同样,用户不得不管理跨链交互的复杂性,包括资产桥接、钱包网络管理和无数的 Gas 代币,以适应这种碎片化的状态。建设者需要关注的不仅仅是为加密货币高级用户推出扩展解决方案,还要为对加密货币充满好奇的新用户推出解决方案,因为这些新手们可能会被无休止的跨链通信所需要的步骤吓到,从而对以太坊生态系统望而却步。

模块化扩展何去何从?

责任在于L2本身,它们未能减轻拥塞费,导致对价格敏感的应用别无选择,只能迁移到特定应用的基础设施。随着下一个周期的临近,恶性滚雪球效应必将发生;随着L2拥堵费的增加,更多的开发者将被迫选择特定于应用程序的基础设施,从而加剧与状态碎片相关的(已经)普遍问题。

几年后,如果 L2 无法解决状态碎片问题,导致以太坊生态系统的应用主导地位垮台,这也不足为奇了。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微信号已复制,请打开微信添加咨询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