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发行虚拟货币的设想之所以让人关注,是因为比特币问世之后,其背后的分布式账本技术令全球金融机构振奋不已,近期甚至连加拿大央行以及瑞典央行的经济学家,都开始探讨央行发行虚拟货币的可行性。
美联储体系部分人士对“美联储币”的思考,引发市场对央行发行虚拟货币的高度关注。不过在摩根大通看来,“美联储币”的发行面临着诸多障碍,距离成为现实仍然遥远。
央行发行虚拟货币的设想之所以让人关注,是因为比特币问世之后,其背后的分布式账本技术令全球金融机构振奋不已,近期甚至连加拿大央行以及瑞典央行的经济学家,都开始探讨央行发行虚拟货币的可行性。
摩根大通认为,从比特币本身来看,其供应受限于预先设定的规则,发行量无法根据货币供应曲线进行调整,因此币值波动巨大,导致绝大多数经济学家并不认同比特币能成为交易媒介以及记账单位。
而如果由央行自己发行虚拟货币,并且对发行量予以控制,保持虚拟货币与本币币值的比例为1:1,那么其相对于一篮子产品和服务的价值就相对稳定,也更便于在日常交易中使用。
“美联储币”要如何发行?
摩根大通认为,“美联储币”如果发行,也要和美元币值保持1:1,其发行必须要经过两步:
第一步,允许非银行直接在美联储处持有账户,让他们能够直接拥有对美联储资产负债表的债权。
第二步,对于这些债权之间的交易,允许他们基于“点对点”的模式进行清算和结算,对比特币的分布式账本技术加以利用。
摩根大通认为,虽然简单来看只有两步,但是每一步都充满着争议,如果要付诸实施,都需要美国国会的通过,而从目前来看,可能性都不高。
对现行体系的挑战
摩根大通认为,上述两步中,第一步给企业及个人享受狭义银行服务提供了一个新的路径,这对于金融中介机构而言影响重大且有很大争议;第二步则会引发关于中心化的清算结算机构是否应该保留,以及“美联储币”是否保持匿名特征的问题。
具体来看,如果第一步成为现实,企业和个人将能够直接拥有对美联储资产负债表的债权,那么他们的储蓄就有很强的动力从商业银行体系转移到“美联储币”。这是因为,即便在商业银行的存款拥有保险,其安全性也难敌人们对美联储资产负债表的债权。
此外,如果“美联储币”还向持有者支付利息,那么这种储蓄搬家的动力会更强。
摩根大通认为,如果这种情况真的发生,也就意味着美联储利用其资产负债表创造了一个“狭义银行”,其负债端是企业和个人的储蓄,资产端则仅有高安全性、高流动资产。这对于现行银行体系将带来极大的冲击,美国国会势必要谨慎考虑。
对于上述第二步来说,摩根大通认为,现行的银行间支付体系已经运行的非常好,即便是在金融危机期间,这种体系也基本上毫发无损。因此,基于“点对点”的交易以及分布式账本技术在这一步中是否是更优的选择,仍不得而知。摩根大通写道:
如果你不信任美联储,那么一开始可能就不应该使用美元。事实上,目前已经存在不少呼吁在更大范围内以电子化手段直接接触美联储资产负债表的提议,但这些提议同时也坚持认为应该继续使用中心化的清算与结算。
摩根大通认为,不管出于什么原因,如果“美联储币”最终还是被打造成基于分布式账本的支付体系,那么这时又会面临新的选择:
它是否也应该保持比特币和现金所具有的最重要特征之一——匿名性。
如果保持匿名性,就和银行存款的实名特征形成强烈对比,在这一点上,摩根大通认为同样会在国会遭遇强大的阻力。该投行写道:
目前有多项法律用于防止金融体系成为洗钱、支持恐怖活动以及其他活动的工具。在关于“美联储币”的设计问题上,几乎可以肯定的是,国会会掌握着最终决定权。
摩根大通认为,正是因为上述种种问题,“美联储币”距离成为现实仍然相当遥远,但这并不意味着美联储不重视比特币背后的分布式账本技术的应用。
作为支付体系的利益相关者,美联储在鼓励民间部门参与者探索美国能够实现更快支付体验的方法,尤其是在零售层面。
即便“美联储币”永远都不能成为现实,更快的支付体验带来的好处,可能也会促进央行们对发行虚拟货币进行考虑。
(编辑:田跃清)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