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年初的疫情将大家“禁足”在家,实体经济呈现萧条的趋势的,但有失必有得。人们在家,上网的时间变多,各种线上产业均呈现蓬勃发展的趋势。
根据相关机构调研数据可知:
网络购物领域:今年一季度,我国网络购物用户规模就达7.10亿,较去年同比增长16.5%。数字贸易不断开辟外贸发展的新空间。
在线教育领域:受疫情影响,今年年初,全国大中小学校推迟开学,倒逼线上教学产业逐步被激活。今年一季度,我国在线教育用户规模已达4.23亿,较2018年底增长110.2%,占网民整体的46.8%。
在线政务领域:我国在线政务服务用户规模达6.94亿,较2018年底增长76.3%,占网民整体的76.8%。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线上产业的蓬勃态势,数字经济的爆发直接推动了国家对数字基础设施产业的布局。它是一种全新的基础设施形式,它是在物理世界之上的全新的价值网络和服务体系。数字经济将和数字基础设施将会相辅相成,彼此之间相互发展,共同繁荣,达到互联网Web3.0形态。
互联网的出现颠覆了众多传统产业,而今区块链技术的出现,也必将带来一场颠覆革命!
数字货币是纸钞的数字化形态
最近一张央行数字货币账户内测的照片在网上流传。
其中显示的主要功能包括“扫码支付”“汇款”“收付款”“碰一碰”等。根据相关媒体报道,央行首个应用场景将在苏州相城区落地。相城区部分单位工作人员将在近期完成央行数字货币钱包的安装。员工工资中部分交通补贴也将以数字货币的形式发放。
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近日表示,网传照片中的内容为技术研发中的测试版本,并不代表数字人民币即将落地。目前研发工作正在稳定、有序推进。当前阶段先行在深圳、苏州、雄安、成都及未来的冬奥场景进行内部封闭试点测试,完成功能的迭代和优化。
据相关消息,数字货币具有与现行的法定货币等值,只不过是数字形态。
该应用可以实现“只要两个人的手机里都有数字钱包,只要手机有电,无须网络,无须绑定银行卡,双方的手机碰一碰,就可以方便地完成转账或支付。”为了加快推进我国法定数字货币的研发步伐,早在2014年相关研究工作就已展开,2016年成立了数字货币研究所,2017年成立启动了研发试验。
将来数字货币和电子支付的目标是替代一部分现金,框架是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双层运行体系,不改变现在的货币投放路径和体系;在研发上不预设技术路线,在市场上公平竞争优选,充分调动市场的积极性。
据了解,央行数字货币采用的双层运营体系,即:人民银行先把数字货币兑换给银行或者其他运营机构,再由这些机构兑换给公众,可以避免风险过度集中到单一机构。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区块链技术,数字经济发展迅猛。未来融与科技的结合已成必然,但这也对数字货币的要求更加严苛。
央行数字货币与微信、支付宝有何区别
首先它也是国家法定货币,与现金具有同等效力,任何人和机构不能拒绝。相信随着数字货币的最终落地将大大丰富消费者的支付选择。而且它有助于降低支付成本,提高金融效率。但数字货币将会作为纸币的一种辅助方式,不可能完全替代纸币。
而与微信、支付宝相比,后两者只是一种支付方式,三者之间的效力不同,所以不存在冲突问题,那种支付方式更便捷,用户就会选择哪个。
据了解,央行数字货币采用账户松耦合形式,使交易环节对账户的依赖程度大为降低,既可和现金一样易于流通,又能实现可控匿名。
它将直接应用于小额零售等高频使用场景。事实上不管是互联网支付还是传统的信用卡,都采用耦合形式,无法同时满足匿名和易用需求。
央行数字货币保持现钞的货币属性,满足了匿名和便捷的需求,将是替代现钞的较好工具。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范一飞表示,数字货币不会改变现有货币投放体系和二元账户结构,不会构成对商业银行存款货币的竞争,不会影响商业银行的放贷能力,也不会对实体经济产生负面影响;同时有利于公众对加密资产的需求,巩固国家货币主权。
全球数字货币研发进程或将加快
今年以来,全球多国数字货币研发进程都加快了脚步,继2月份瑞典央行在全球率先开始其央行数字货币电子克朗测试之后,法国、韩国等更多国家开始公布其央行数字货币测试计划或方案。
根据相关调查显示,可由消费者使用的数字货币将在未来五年内面世。
专家分析,此次疫情促进了线上电商业务的发展,从卫生和安全角度考虑,各国央行也会加速研发数字货币的进程。
可以预期的是,央行数字货币的落地将会构建一个更安全、可靠、智能化的新制服体系,带动产业的智能化转型。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