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我们都热衷于分析加密代币价格及其背后价值之间的合理关系。对于这个问题,分析师、企业家、开发商、专家或投资者都有不同的观点。谷歌一下“crypto token valuation metrics”,就可以看到各种各样关于这个主题的东西。
我自己上一次的尝试是在2019年9月。当时,我列举了9个不同的变量以衡量加密货币的运行状况。但我并没有成功,或者说我并没有发现一个可以衡量这些估值的神奇公式。
正如我在2017年的《代币销售的黑暗面及其漫长蜜月期》(The dark Side and Long honeymoon of Token Sales)中哀叹的那样,我们迫切需要与上市公司常规评估相当的基本指标。
在上市公司中,分析师和投资者可以使用收入、净收入、EBITDA(未计利息、税项、折旧和摊销前利润)、EPS(每股收益)、P/E比率(市盈率)和销售增长等指标,将市场资本化的缘由联系起来。
但对ICO和基于代币的项目来说,等效性能的度量指标又是什么呢?
2017年底,随着比特币用户的数量开始超过比特币投机者的数量,我们希望用例(usage activity)能够成为比特币估值的主流。然而快进到三年后的今天,我们发现又回到了起点。
目前,由于未能经受住时间的考验,两个曾被看好的区块链度量标准一直在努力为自己辩护。
首先,便是以太坊网络上的gas费用。随着以太坊网络越来越受欢迎(这是件好事),它的运行速度却变得越来越慢了(这是件坏事),而这也导致了运行各种智能合约的gas费用的增加。而关于这一点的解释也随之成为了争论的焦点。
一方面,gas费用的上涨可以算作是其“网络收入”的一部分(这是一件好事)。但另一方面,这也意味着在以太坊网络上进行交易会变得过于昂贵(这是件坏事),从而迫使一些用例考虑转移到以太坊侧链或其他公链上(这对以太坊来说是件坏事)。
在此期间,以太坊代币价格呈现的趋势是先上升,后下降。但这种趋势很难通过任何类型的等式或可靠的定量标准来建立真正的相关性。
其次,便是增长势头强劲的DeFi。就在最近的7月份,人们普遍认为,锁定的DeFi总价值(TVL)是衡量DeFi市场估值的良好指标。因为随着TVL继续增长,顶级DeFi代币的总市值也是一样增长的。
然后这种相关性很快就被打破了。正如我9月初在CoinDesk上所写的那样,DeFi的总市值一直徘徊在160亿美元左右。而如今,这一数字却降到了120亿美元左右。
而这一回调现象可以用传统的市场行为动力学来解释。这种传统市场行为动力学通常会提前为基础工具定价,并在消息公布后会自行收缩。这是市场行为中一种常见的心理阴阳现象。而DeFi的情况也许就是这样。
也就是说,我在上文中提到的DeFi“TVL与市场价值”之间的关系利用的是基于整个领域“宏观”状况的度量标准,这比试图根据单一代币自身特性来进行度量要容易得多。
此外,DeFi还存在着一个特殊的人造现实,即许多代币的价格往往是由自动做市商算法驱动的。这些算法并不是根据事先判断及对使用指标的了解运行的,而是根据给定的供需动态曲线和可变的流动性池。流动性/浮动池会人为地创造需要时间检验的价格点。
因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在缺乏相关度量标准的情况下,剩下的就只有无价值的度量标准了,但也许仅凭这种“输入型”数据点,终有一日也可能会成为一套有效的相关等式。
传统股票和加密市场之间的另一个特殊区别是,在加密市场中,具有实际(用户)效用的同一货币是为投资者/投机者参与持有的。相比之下,股票就只是一个计算单位,并不能用于购买其他源自基础发行人的相关产品或服务。
也许有人会认为,应该为使用和价值间更紧密联系的出现提供空间,但这还没有发生,至少还没有到我们可以开始在其背后建立支持体系的程度。
当然,我们仍然盼望着某一天,使用高度流行的加密货币(无论是通过用户还是开发人员的流量)是能够指示底层代币的实际价值轨迹,只是这一天还没有到来。
想象一下,如果你被要求持有部分特斯拉股票来为自己的特斯拉充电的话,情况会是如何。从本质上说,你就需要不断购买特斯拉股票(从而创造对特斯拉股票的需求,并对其最终的上涨做出贡献)来支付自己的充电费用(不包括你自己在家里的充电站)。
当然,随着特斯拉股价的上涨,充电的实际成本将会下降,这将是一件好事。但如果处于某种原因,特斯拉车主停止驾驶特斯拉,那么随之而来活动的减少将导致对特斯拉股票/货币的需求减少,其价格也会相应下降。但至少在使用和需求之间会有一个真正的联系,而这也是加密代币固有的东西。
在区块链领域中,链上费用/收入仍然是区块链网络价值的领先指标。以太坊提出了一项让收费计划更具动态的建议,即EIP 1559及收费结构,它将保证支付更加公平,但另一方面,也可能使费用和收入更难被关联起来。当然,这是一个值得关注的发展领域。
我的一个朋友,Evan Van Ness,就恰当地把一些链称之为“僵尸链”,因为它们链上的实际交易数量非常之少。这是一个反面的相关性度量的例子,但是尽管如此,它却是合乎逻辑,且易于理解或验证的。
我们仍然处于寻找加密代币价值及其使用之间的相关性指标的早期阶段。
基于这个原因,我相信我们仍然处于定性的加密代币评估时代,代币的价格主要是由投机认知、品牌价值和创造者的承诺驱动的。
原文作者:
William Mougayar《商业区块链》(The Business Blockchain)的作者,《代币峰会》(Token Summit)的制片人
原文链接:
https://www.coindesk.com/lack-rational-way-value-tokens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