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未来的”其他币“(除了比特币之外)市场,不再会出现17年那种是个币都能涨很多倍的现象了,而会有明显的“头部效应”和“板块效应”。
“只要耐心等待,总会轮到你的币暴涨”这个经验彻底过时了。
涨的会一直涨,不涨的一直也不会涨,强者恒强。
2/ 今年年中媒体做了个统计,得出了这么一个结果:“标普500指数前五大市值公司FAAMG(Facebook、苹果、亚马逊、微软和谷歌)已经占据了标普500指数市值的20%以上,创下历史之最。
这五大公司在严重的疫情和经济萎缩之际,不仅市值没有缩水,股价还连连攀升。今年以来,这五家公司股价已经上涨了15%,标普500指数其余495家公司则下跌了8%。”
“美股化”似乎也是加密货币市场的一个发展方向。
3/ 在“较为主流”的市场中其实这个趋势已经很明显了,比特币涨则一直涨,别的跟不跟似乎并不受影响。而会跟的,第一次会跟,后面还会跟;第一次不跟,后面应该也不会跟。
今年相比于往年最少听到的一个词就是“补涨”。
因为XX涨了,XX涨了,所以赌XX会补涨这个逻辑今年已经不成立了。
4/ 随着defi市场兴起,币圈的板块轮动效应其实很明显了。其实成熟市场的标志应该是这样的,不过以前市场没那么多板块,大家都是空气,只能看大饼脸色。
现在除了整个市场的短期崩盘之外,大部分时间里不管大饼暴涨、微涨、微跌、横盘,都有某个板块/概念的其他币乱涨,市场一直热闹。
这是好事情,市场保持活力又不至于太让散户上头,这样的行情循序渐进此起彼伏,才能活的够久。
5/ 最近看到挺多人在讨论币圈的阿尔法(α)和贝塔(β),觉得炒币(合约等)是阿尔法,而囤币是贝塔。其实这个逻辑还是可以的,但是过去股市的经验来看,如果你在A股有茅台五粮液,在美股有苹果亚马逊,有这样的“贝塔”在,你会想做个废人还是想再去博阿尔法呢?
不管怎么选,你会发现你都是赢家,赢多赢少罢了。
而如果你没有这样的“贝塔”在,你有多大信心你能跑赢大盘呢?
所以核心是这样的,很多人因为没有大饼而着急想跑赢大饼,这本来就本末倒置了。
6/ 我个人炒不炒山寨?炒的。但是我属于“清楚地知道自己啥也不会”,所以“立场鲜明地跟我信任的人买币”。明确知道自己是投机,就要隔绝其他因素困扰。
比如坚决不进什么项目社群,不关注项目方推特/微博,不关注任何项目动态,以免产生任何一丝一毫的“项目信仰”。只要让我买的人跟我说可以卖,必卖。
一来我不用付出时间精力,二来我等于直接利用了别人的认知和判断,完全跟上毫无问题。
7/ 一般你对一个投机(请注意是投机)越不上心的话,你赚钱的概率越大。
反之,你越上心,亏钱概率越大。
比如随手买的币半年一年没看很多倍了,随手开的蚂蚁仓已经很多倍了之类的。
但是你要认真去炒币和开合约,一般都会翻车。
一个投机小经验,送给大家。
8/ 如果说一个人刚加入币圈算是一个“新生儿”的话,那么币圈其实有两轮“婴儿潮”,13年和17年,大量投机者进来被套后成为了信仰者、从业者和布道者,这是行业的源动力。
但是今年其实并没有很明显感觉到“婴儿潮”,因为散户的确进来的很少,更别说大量散户进来之后成为从业者了。
或许2021年可以期待一轮“婴儿潮”吧,但是我感觉依然不算乐观,尤其是国内市场,大家懂的都懂。
还是那句话,2017年那种牛市,我们或许永远见不到了。无脑梭哈买币致富的时代过去了,未来比特币拼的是资金体量,山寨币拼的是认知能力,在这个市场赚钱难度越来越高了,但是市场的存活能力也就越来越强了。
未来五年:无疯牛,无大熊,循序渐进。
作者:威廉闲谈,来源:威廉闲谈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