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尹宁出品:陀螺研究院
数字经济是指以使用数字化知识和信息作为关键生产要素、以现代信息网络作为重要载体、以信息通信技术有效使用作为效率提升和经济结构优化重要推动力的经济活动。在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席卷全球,数据价值化加速推进,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集成融合趋势加快,新模式、新业态层出不穷,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稳步增长。
2020年,在突如其来的疫情中,数字经济在防疫抗疫复工复产中发挥了极为关键的作用,成为了带动经济复苏增长的新动能。据统计,2020年前三季度,我国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9%,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实现收入同比增长11%,其中,大数据服务和云服务收入分别增长16%和7%。可以看出,数字经济,正作为全球经济革命中的重要力量,快速发展并渗透到我国经济的各个领域,迸发出巨大的能量。
近日,北上广等三地发布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均提及数字经济,但侧重点却略有不同,此前,三地都曾出台数字经济发展的系列措施。北上广作为我国经济的主要拉动力,一直以来都是我国政策的试验田与先行者,也是我国数字经济发展路径的典型示范。因此,三地进行政策拆解与对比,可给予其他城市的发展路径制定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三地数字经济发展现状对比:广东表现强势,上海转型深入,北京潜力较大
2020年,疫情推动了社会从物理世界向数字世界迁移的脚步,而新一代基础设施概念的明确,正式将数字经济带入到我国国家级的更具体、更高层次、更广范围的建设路线中。在新基建之后,各大政府积极将数字经济摆在经济发展的优先级地位,着力释放新动能。
从城市分布进行分析,北京、上海、广东格局凸显,成为了我国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根据点,以点带面,促使以北京为首的京津翼地区、以广东为首的粤港澳大湾区、以浙江上海为首的长三角地区推动数字经济产业发展。
根据中国信通院发布报告,2019年数字经济竞争力指数排名前十五位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分别为广东、北京、上海、江苏、浙江、山东、天津、福建、四川、重庆、湖北、安徽、河南、陕西、湖南,印证了我国数字经济的格局发展趋势。
2020年,如下图所示,根据各地政府公开数据显示,北上广三地数字经济发展迅速,增加值均超过1万亿元,广东以2.77亿的勇夺榜首,上海第二,北京次之。而从数字经济占比情况看,数字经济已成为上海经济发展的主要增长极,2019年上海数字经济占比达到50%,或是由于经济总量基数较大的原因,三者相比,广东数字经济占比位于最后,仅有25.2%。
图1 北上广三地数字经济增加值以及GDP占比
资料来源:三地政府工作报告、中国信通院
注:由于上海2020年数字经济数据还未公开,此处用上海2019年的数据进行比较
从基础设施进行比较,广东仍占据绝对的领先地位。选取基建中具有代表性的5G基站数量进行分析,2020年,广东以超过10万座的5G基站强势占据领先地位,上海表现仍较为亮眼,以5.6万座的基站数量位居第二。但从数字经济建设的主力军高新企业来看,广东与北京优势明显,截止2020年底,广东高新企业数超过5万家,其次则是北京,具有高新企业2.9万家,远超上海的1.4万家。深入对产业数字化代表行业工业互联网以及智慧城市进行分析,上海均显稍逊其余两者,以547家工业互联网企业以及705家智慧城市企业位于三者最后。
图2北上广三地数字经济基建及相关企业数量对比
资料来源:三地政府工作报告、亿欧智库、天眼查
总体而言,三地在数字经济发展中均表现强劲,广东由于其巨大的经济体量与广阔的空间市场规模,数字经济的发展总量略强于其他两者,上海数字经济的转型则更显深入,逐步走入以数字经济为主要驱动的经济模式,而北京仍有较大的数字经济空间有待释放。
三地2020年数字经济发展政策:根据城市特点实现错位发展
近年来,我国更是积极推动数字经济建设,将数字经济定位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十九届四中全会首次决定增列数据作为生产要素,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建议进一步提出推进数据要素市场化改革、加快数字化发展,在顶层设计中给出了多方位的政策指引。在顶层设计的引导下,各地数字经济政策纷沓至来。
2020年至今,广东、北京、上海三地均推出了针对数字经济的系列政策。就政策支持力度而言,北京无疑是政策倾斜度最高的城市,就不完全统计,在直接以数字经济与新基建为命题的政策中,北京2020年共发布等5条市级层面的相关政策,其中,针对数字经济发布了专项政策《北京市促进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行动纲要(2020-2022年)》,上海共发布4条的数字经济政策,而广东稍逊一筹,出台了3条省级政策。
图3 2020年以来北上广三地发布与数字经济相关的的最高级别政策数量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
从中挑选具有代表意义的主要政策,可以看出,尽管三地数字经济近年来发展迅速,但三者发展的着力点各不相同,所指定的发展重点也实现了错位发展的目标。
图4 2020年以来北上广三地发布最具代表性的数字经济政策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
北京注重数字化转型持续深化以及建设完善的数字化产业链和数字化生态数,需要进一步提升数字经济在经济转型中的活力,在《北京市促进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行动纲要(2020-2022年)》中明确要求了2022年,数字经济增加值占地区GDP比重达到55%,而目前占比为38%,类比上海接近50%的占比,北京有不逊于上海的高新企业数量,拥有更强的创新氛围,可见三座城市中,北京数字经济产业后续发展潜力较大。
对于数字经济转型靠前的上海而言,金融中心与国际化服务型城市的定位,使其对于新型数字化基础设施在金融贸易以及城市治理要求较高,在近日推出的《关于全面推进上海城市数字化转型的意见》中,指出2025年治理能力全面跃升,数字规则更加完备,数据要素高效流动,形成引领全国的超大城市数字治理新模式,成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金融科技中心和数字经济创新高地。
而广东旨在将数字经济打造成为其发展的新引擎,并在湾区经济一体化发展发挥积极的带动作用。《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广东省建设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工作方案的通知》中,要求到2022年,全省数字经济增加值力争突破6万亿元,占GDP比重超过50%。从此条目标而言,目前广东省数字经济增加值2.77万亿,GDP比重22.5%的成绩与预期目标仍有一定差距,如何以点带面,并联动大湾区实现全方位的数字经济规模增长,将是广东省亟需面临的问题。
2021年的三地政府报告规划:北京对标全球,上海剑指智慧城市,广东发力工业融合
以下为近日三地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及的数字经济部分,可以看出,三者因地制宜,根据自身的特点及现状、定位制定了新的一年对于数字经济的发展方向。总体来说,三地在数字经济中定位级别极高,均为国家级的目标设立,总体仍沿袭2020年的政策方向,战略目标与此前相比统一性较强。
图5 2021年北上广三地政府工作报告中对于数字经济的内容汇总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
对于北京而言,定位是以全球视角下的数字标杆城市,以加快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为抓手,以数据化平台构建为重点,强调区块链、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节点建设,推动数字经济的动能释放。
与其近年来的政策趋同,上海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实施目标与其2020年《关于进一步加快智慧城市建设的若干建议》类似,考虑到上海人口流量密集、系统复杂等特征,城市建设、发展、运行、治理等方面更需要数字化技术的有力支撑,因此上海更为注重数字城市与数字生活,今年的目标主要以智慧城市为重点,对于数据治理化、优化营商环境有较多的描述,致力于打造更宜居的国家数字之都。
相比于其他两者,广东省承担了建设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的职责,在粤港澳大湾区数字化建设中有着更为重要的角色,因此,其提出的规划更为细化,在巩固其优势的前提下,根据工业强省的产业属性,对于5G、工业互联网、工业制造技术明确了要求,对于湾区的数据资源开放与利用也有相应的提及。
区块链与数字货币成为高频词汇
值得关注的是,在本次疫情中,区块链作为一种在非信环境中以低信任成本建立协同的新型计算范式和协作模式,出入通小程序、慈善捐助平台等众多防疫应用层出不穷,在本次以数字经济为核心助力经济复苏中的基础作用凸显。实际上,自从中央政治局会议之后,我国明确区块链作为核心技术自主创新的重要突破口,区块链的重视度日益提升。而在2020年,区块链也以新基建的姿态正式上升成了国家战略。
2021年,区块链在北京与广东的工作报告中也都有所涉及。可以看出,北京将区块链可契合数字经济发展需求的关键技术,强调打造基于区块链的新型基础设施。而广东则是看重区块链具有聚力推动产业经济价值的特性,对区块链赋能技术、行业、模式、产业,尤其是数字要素市场化方面。尽管上海并未直接提及到区块链,但其大篇幅描述的数据港以及数据治理,与区块链也有莫大关系。
纵观2020年三地在区块链的应用落地,可对区块链在三者政策版图有更清晰的认知。截止2020年10月底,我国总共落地区块链应用数194个。北京以34个项目的落地数量位居全国第一,落地重点集中于政务数据的应用,与北京建设基于区块链的可信数字平台的方向趋同。以北京目录区块链系统为例,目前,全市53个部门1000余个处室都已上链,16个区开展三级目录体系建设,实现了政务数据的共享与应用。
与北京类似的是,广东目前发力也在政务端,20个落地项目中12个项目为政务类,但从落地的城市分散性来看,广东对于区块链的应用重点在于提升营商环境,拉动区块链的应用推广,推动产业发展。如“i深圳”区块链电子证照应用平台,已实现了居民身份证、户口本等24类常用电子证照数据上链,累计下载数1400万,累计注册用户数647万,日均活跃用户数58.8万。
而在上海,落地则以金融与城市治理为主,如浦东在去年7月落地的“城市大脑3.0”,实现了对公共安全、建设交通、综合执法、应急管理等7大领域的全覆盖,包含100项运行体征,可以实时、智能、精细感知浦东1200多平方公里土地上的城市运行情况。
2021年,刚过一月,三地的区块链政策与应用已开始全面火热。在广东,深圳发布数字经济产业发展目标,明确区块链产业将侧重技术研发和标准制定。近日,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北京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探索和推动区块链技术在信用领域的规模化应用。1月中,中国证券业协会推出“中证链”, 投行业务电子底稿监管系统已上链运行,助力证券业投行业务监管。1月29日,国内首个自主可控的区块链软硬件技术体系“长安链”在北京正式发布,并推出供应链金融、碳交易等首批应用场景。
此外,作为数字经济中的重要金融基础,数字货币在今年也成为了北上广三地的心头好,在2021年规划中,三地政府都将数字货币放在了突出位置,表示将大力推动数字货币试点应用。目前,深圳已完成第三轮数字货币试点,上海也已亮相硬件钱包,而北京将依托冬奥会冬奥会深入推动数字人民币应用。
结语
在全球疫情的影响下,逆全球化逆流,贸易保护主义上升,全球市场不确定性加强,也正因此,数字经济迎来其发展的新一轮机遇。当前,世界各国正加紧出台数字经济发展战略,抢占技术制高点。目前,我国数字经济和数字贸易市场潜力巨大,但创新性和规范性仍待加强,以在数字经济建设中发挥支撑作用的区块链为例,我国区块链基础研究、核心算法等与国外仍有差距。
在此情况下,对于我国而言,更要发挥数字经济在新一轮经济周期中的引领作用,加强数字经济发展的战略规划,进一步明确目标定位、主导产业和空间格局,推动大数据、区块链等关键技术突破,加强实体与数字的紧密融合,在国际经济领域中争取更大的话语权。
在未来,随着顶层设计的不断完善,地方政策的不断推进,新基建不断深入,可以预见的是,不止局限于北上广,我国数字经济将多点开花,在多城市、多领域发挥其重要作用,真正成为拉动经济发展的颠覆性力量。
参考文献:
21世纪经济报道,2021年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上海市人民政府,2021年上海市政府工作报告;
北京日报,一图读懂2021年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
亿欧智库、天眼查,2021上海市数字经济发展研究报告;
中国信通院,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白皮书(2020);
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明确数字经济发展着力点。
作者:陀螺研究院,来源:陀螺财经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