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尹宁、余维仁
出品:陀螺研究院
深圳,最初的原意为深水沟,以田间地头起家,经历了波浪壮阔的四十年发展,从边陲农田演变成繁华都市,以其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的精神,创造了我国乃至世界发展史上的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奇迹,成为了彰显我国改革开放丰硕成果的重要窗口,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强大生命力。
而如今,深圳再次被赋予了新时代发展的新使命与新定位。2019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要求深圳朝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方向前行,努力创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城市范例。2020年10月11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2020-2025年)》,从顶层设计与国家战略层面再次推动深圳先试先行走向更高层次、更高起点、更加深入的改革再开放,不仅是深圳建设示范区的有力举措,也是我国制度创新改革示范的关键之举。
在方案中,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被重点提及,从数据要素市场制度、政府数据共享、粤港澳大湾区数据平台建设三大维度描述了数据要素市场化改革,引起了社会的广泛热议。实际上,数据要素市场化对于深圳并不陌生,在深圳的发展演变史中,数字化与数据要素一直贯穿其中。
01
产业数字化蓬勃发展催生数据要素市场化
早在20世纪90年代,深圳的电子信息产业就以加工贸易率先起步,凭借土地、劳动力等要素禀赋,依赖税收等政策优势,吸引了大量外资企业,以粗加工的形式通过大量利用外资迅速的扩张规模。
香港回归和亚洲金融危机后,东南亚等新兴国家受到重创,雁行周期下深圳抓住机遇,成为了全球产业转移的重要路线。此后,雄厚的资本、先进的技术、高素质人才加速进入深圳电子市场,深圳通讯产业、计算机产业、集成电路产业多点开花,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初步显现。
伴随着产业规模的持续扩张,尤其是价格战之后,深圳政府意识到现有的产业结构不足以满足激烈的产业竞争与长期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于是,以电子信息产业为首的工业结构调整开始启动,产业结构优化与升级成为了当时深圳产业发展的主旋律。
在此阶段,从行业结构来看,深圳实现了从以家用视听设备制造业为主向以通信设备制造业、计算机制造业为主的转变,移动互联网行业异军突起,以金蝶、金证为代表的企业信息化,以腾讯、迅雷为代表的互联网服务,以华为、中兴为代表的嵌入式软件纷纷涌现,深圳数字产业开始成为支柱产业之一。
图1 2009年人流涌动的深圳华强北3G手机批发中心
资料来源:凤凰网
2012年,“互联网+概念”提出,并迅速向全国开始推行。深圳凭借雄厚的互联网产业基础,率先促进各行业生态链的融合变革,推动企业开展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转型升级,新经济业态、新的服务模式不断涌现。到如今,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深圳产业的在线化、标准化、结构化程度进一步提升,数字经济达到了新的高度。
2019年,深圳市数字经济产业规模达到27828.6亿元,位居全国大中城市首位。至此,深圳完成了传统产业驱动到数字产业驱动的结构性变革,以电子信息产业为开端,纵深化的推进了传统产业的数字化、智能化升级,极大的提升了深圳的产业数字化程度。
产业与市场息息相关。伴随着数字产业的蓬勃发展,需求的多元化和定制化促使互联网企业对应用场景的优化与升级,以腾讯、百度为首的互联网公司推出了针对不同使用主体的数字化服务。对移动互联网个人而言,即时通讯、在线游戏、在线支付等智能化生活方式全面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个人终端的普及和入网人群的增长,使个体数据得以伴随生活消费方式的变化在互联网上积累、留存。而对于企业或政府而言,数字化解决方案开始出现在工作业务中,提升行业效率的同时也拓宽了行业的边界,产业互联网日渐成型。
随着数字化资源通过各种形式源源不断渗透进产业链生产端、需求端、服务端的每一个环节,产业数字化愈加深入,逐步成为了深圳带动经济创新发展的新动能。而数据,作为数字化中最为基础的单位,由原来的简单数字符号转变成了继土地、劳动、资本的第四大生产要素,在深圳成熟发达的产业数字生态中,走向了其独特的要素市场化道路。
02
高度发达的数字产业倒逼数据制度化创新
由上文可知,深圳拥有坚实的数字产业基础以及高度的产业数字化程度,在数字要素市场掌握着技术支撑和资源积累等先发优势。近年来,随着深圳在数字经济的发展中的不断推进,数字要素产业化效益明显。
从产业化角度,深圳市数字经济发展迅速。2019年,深圳市全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合计10155.51亿元,比上年增长8.8%,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37.7%。其中,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增加值5086.15亿元,增长6.6%;数字经济产业增加值1596.59亿元,增长18.0%。在新基建领域,深圳市表现依旧不俗。2020年,深圳市在5G、智慧城市、AI(人工智能)、智能可穿戴设备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领域已经处于全球领先地位。以5G为例,深圳5G商用进程建设成效显著,率先完成了5G独立组网全覆盖;宽带普及和光纤入户建设处于国际先行梯队,固定宽带人口普及率51.5%,光纤接入用户占比达94.2%。
图2 深圳市数字产业增加值走势图
数据来源:深圳统计局
从政府层面看,数字政府建设已成为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之一。在深圳市搭建的政府数据开放平台,每天有超过2000万条数据在各市级单位、各个区之间交换共享。截至10月11日,平台显示已集纳了2421余项开放目录总量,3.57亿条数据,实现了在交通、医疗、教育、财税、公共安全等多个领域的政务数据开放,走在了全国数据开放的前列。而深圳市推出的“i深圳”统一政务服务APP,通过融合全市4200多项服务数据,为市民提供千人千面的定制化服务,推动政务服务向掌上办转变。目前,APP累计下载数超1800万次,注册用户数达1200万人,累计访问量超10亿人次,充分挖掘和释放了数据潜在价值。
图3 深圳市数字政府建设部分成效
而根据6月深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发布的《深圳市数字经济产业创新发展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到2022年,数字经济产业成为推动深圳市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核心引擎之一,深圳市数字经济产业增加值突破2400亿元,年均增速15%左右。同时,根据国内外数字经济产业发展的长期趋势,深圳市因地制宜,充分结合自身数字经济产业基础,从中选择出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信息安全、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十二个细分领域予以重点扶持。
可以预见,在数据的大面积使用与数字化程度的不断加深下,围绕着数字经济产业将会重构整个深圳的产业生态格局,也将极大的改变现有的社会治理方式。数据是数字经济发展的核心,为了更好的将数据与数字化纳入深圳的治理版图,实现数字经济可持续发展,深圳的数据制度化创新势在必行。
2020年7月15日,深圳市司法局发布《深圳经济特区数据条例(征求意见稿)》,此为全国首个数据条例,具有极强的标志性意义和极高的价值。条例全文近15000字,7章103条,体例完整,内容丰富。除去总则和附则外,主要分为个人数据保护、公共数据管理和应用、数据要素市场培育、数据安全管理和法律责任等五个部分。
从篇幅来看,数据要素市场培育条例的侧重点之一。该条例从数据要素市场统筹与管理、规范市场主体数据活动、促进数据要素融合、建立深港澳地区数据融通机制、建立数据跨境国际合作机制、建立数据质量管理体系、建立数据价值评估体系、市场保障措施八个维度,为数据要素市场培育提供了全方位的制度支撑。
另外,条例中对数据权属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根据权利主体的不同,为数据法律关系中各主体的数据活动提供相对稳定的行为预期,将相关主体的数据行为约束在法定范围内,从而解决了数据活动中主体权利、义务以及责任边界不清晰的问题。
03
深圳数据要素市场化仍面临挑战
可以看出,近年来,深圳市积极推进数据要素市场改革,取得了良好的效益,但不可否认的是,作为制度改革的先行者,深圳在数据要素价值的挖掘中还处于初级阶段,仍需要面临一系列的挑战。
从深圳本身而言,深圳的要素市场中仍存在着垄断化、行政化与孤岛的现象。在金融市场中,政府通过特许经营“垄断”一部分金融资源,导致金融市场出现错配,而由于政府对金融监管的滞后性,在一定程度上也抑制了金融的创新性。而在科技资源的分配和科技成果的评价中,政府仍然掌握着重要科技资源的分配,行政的突出作用对市场机制造成了一定扭曲。而对于数字要素,传统的地域性科层制管理方式与数据的无边界流动之间存在的固有冲突有待弥合。目前,深圳对于数据的管理采用属地与科层管理模式,这使得相对完整和丰富的数据分割为一个个数据片段,各部门、单位之间的壁垒无法打破,甚至形成了数据孤岛,这将在很大程度上丧失数据通过链接而生成的更大价值。
图4 数据孤岛示意
而从数据性质上看,数据属于无形资产,其不等同于自然物或精神产物,会根据主体、空间的不同表现出较强的差异性,是超越物质与精神的衍生品,在归属定义上存在较大的难度。从制度上看,数据自身的特殊性决定了数据确权、定价、交易等孤立的形式并不能解决垄断、隐私和公平等伦理问题,尽管相关立法在稳步进行,但现有立法在数据收集、处理使用、安全监管等方面仍未存在较好的解决办法,在数据的价值与人类伦理上寻找新的平衡点也是当前立法面临的巨大挑战。
特区面临的挑战实际上是全国市场化发展中的普遍问题。在当前逆全球化逆流与国内双循环格局凸显的背景下,数字经济已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布局新兴产业形成更多新的增长点的重要支撑。而正由于此,数据要素的市场化机制才显得尤其重要,只有完善数据生产、流通、整合、应用、共享、开放、保护等数字经济治理的制度体系和机制流程,才能迸发出数字经济真正的活力。深圳,作为二次改革的排头兵,如何在当前背景下探索和构建新型的数据要素市场机制与制度体系,成为了其需要面对的重要课题。
04
深圳数据要素市场化的下一步:政策发力与技术探索双管齐下
实际上,在本次的综合试点方案中,也从多角度对深圳当前存在问题提出了集中解决方案。
首先则是从顶层设计与政策层面发力,明确管理边界与权限。针对二元管理结构,实施方案明确了中央与地方的权限边界,强调深圳的地方责任的同时,赋予了深圳在新时期更高的独立与直辖权,以清单批量授权方式赋予深圳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更多自主权,一揽子推出27条改革举措和40条首批授权事项,并提出支持在资本市场建设上先行先试与在土地管理制度上深化探索,增强了深圳在金融流动与土地市场改革的地方资源调整与配置权,增大了深圳在金融的二次开放程度。而近日数字人民币在深圳罗湖区的内部试点测试,也从侧面反映出深圳在接轨国际金融市场方面的对外开放决心。针对科技资源过度行政化配置,方案中提出将优化创新资源配置方式和管理机制,实行非竞争性、竞争性“双轨制”科研经费投入机制。
其次是深化数据要素配置市场化改革,着重解决政府部门的信息“孤岛”问题,加快实现数据的开放和共享。在数据要素市场培育方面,数据产权制度的完善与探索则是加快数据市场化配置的必要途径,需加快推进数据信息公开和信息共享立法,明确数据权所属,通过立法构建数据市场化交易平台。值得一提的是,粤港澳大湾区数据平台的建设有助于打破当前数据的区域隔离,促进粤港澳大湾区要素便捷高效流动,从而有效利用湾区广阔的数字市场空间。
表1 区块链主要构件在数据要素中的作用
除政策发力外,技术也是不可或缺的一环。数据要素市场化的关键是在满足数据安全性的条件下创造交易场景,区块链天然具有确权优势,可助力未确权定价的要素资源进入市场释放经济价值,解决数据要素痛点,与数据的交易场景高度契合。
近年来,深圳市大力发展区块链产业,正是看中了区块链特有的分布式特性、非对称加密、可追溯等特性在数据要素运用中的突出优势。具体而言,作为链接物理世界与数字世界的桥梁,区块链在数据的确权、储存、流通、使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如上表所示,在数据的穿透式确权中,区块链将数据资产封装为可上链的数据对象,通过唯一的赋码机制确保资产唯一性,为每个数据资产确权。数据资产在流转过程中可能发生合并、拆分,以确保权属的连续性和可追溯性,使得数据市场的规范交易成为可能。在数据的储存中,通过采用加密技术和分布存储技术,区块链确保了数据的隐私不被泄露,数据分布式存储更安全,更能满足对未来市场变化迅速做出反应的要求。此外,作为一种技术制度安排,区块链支撑数据要素发挥价值不仅体现在公司内部和产业链上下游的高效协同上,还可有效建立合规有效的开放数据要素市场。
今年以来,在深圳市发布的《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关于发布2021年数字经济产业扶持计划申请指南的通知》、《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实施意见(2020—2025年)》等政策中均看到了区块链的身影。
05
结语
最高层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上提到,“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使这个大变局加速演进,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保护主义、单边主义上升,世界经济低迷,国际贸易和投资大幅萎缩,国际经济、科技、文化、安全、政治等格局都在发生深刻调整,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在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在此背景下,数字经济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增长的新动能,是我国参与未来国际竞争中的重要方向,而数据的使用效力,不仅代表着经济发展的可持续动力,也代表着世界的前沿竞争力。也因此,深圳在此的改革才显得尤为重要。在当前背景下,深圳的改革开放不仅是深圳自己的改革,更重要的是全国深化改革的探路者,肩负着形成可复制可借鉴可推广经验的重大使命。
现在,作为全国的深圳,深圳将在市场经济体制深化改革中再次扬帆起航,通过政策与技术的双重发力,推动数据要素资源市场化高效配置,加快培育数据要素市场,开凿数据商业价值,为我国数据生产力的释放未来铸就新一代的典型示范。
参考文献:
深圳特区报,《数字经济的深圳实践:发展历程与经验启示》
每日经济,《深圳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发布“数据产权”和“数据隐私”被重点提及》
综合开发研究院,《深圳40年要素配置市场化改革回顾与展望》
沈建光博士团队,《释放数据生产力》
来源:https://www.tuoluocaijing.cn/views/detail-10030483.html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